农资市场网

您好 欢迎来到农资市场网!

农资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膜

赤峰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实地指导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地膜科学使用核心示范区技术推广应用工作

时间:2025-08-23 来源:赤峰市农牧局  作者:佚名

  8月11日至8月13日,赤峰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生态科一行4人成立技术指导组,按照年初既定工作方案要求,针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地膜科学使用核心示范区建设前往克什克腾旗和林西县进行技术指导。

  指导工作组先后深入到克什克腾旗红山子乡聚鑫家庭牧场、姜秀君养殖场、爱民养殖场和福盛号村蘑菇产业园区的聚鑫农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林西县大营子乡沐阳机械农民专业合作社、五十家子镇春盛菌业有限责任公司。围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实地查看农作物秸秆储存库、青贮窖建设情况,探讨食用菌种植及废旧菌棒无害化处理情况、以及秸秆燃料化利用环节的机械应用情况。咨询企业种植养殖种类范围、项目建设工期、建成后储存、销售、运行、生产成本和产生利润效益等基本情况。

  指导组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中强调几件工作:

  一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已基本完成,目前按照自治区农牧厅印发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管理规程要求,项目完成建设后,形成项目总结报告,要求旗县区农牧局及时开展项目初步验收,形成验收报告、绩效自查报告及填报相关表格;全部完成后报送市农牧局,并向市农牧局出具申请项目验收报告;项目验收通过后,向当地财政部门申请项目中央资金拨付;拨付完成后聘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项目进行审计,最终出具审计报告。

  二是探索研究出两种技术模式推广应用,以“旗县区农牧部门+食用菌生产企业+有机肥生产企业”模式,利用食用菌废弃菌棒为主要原料的加工颗粒肥料化还田技术模式推广应用,加工颗粒放在植物的根部,也可将其当作叶面肥使用,促进植物生长,连续多年使用既能改善土壤,还能减少化肥用量;或者以“旗县区农牧部门+食用菌生产企业+生物质燃料生产企业”模式,利用食用菌废弃菌棒为主要原料的加工生物质固体燃料技术模式推广应用,使用燃料压块完全替代煤,每年可减少SO2、CO2、NO排放,避免因随意丢弃焚烧农作物秸秆和废旧菌棒造成的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通过几年试验示范整理出相关数据,提炼出可复制推广应用的技术模式。

  三是按照自治区要求,建设配套一批以秸秆储存库为暂存周转区功能,高效便捷的调控利用农作物秸秆,缩短降低农作物秸秆运输距离和成本,今后农作物秸秆收储运环节才能更加顺畅。

1

  指导组在克什克腾旗和林西县实地走访了地膜科学使用核心示范区,详细了解加厚地膜的推广应用情况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效果、对杂草控制情况、地膜亩均用量、地膜的耐用性等。同时,还重点了解了地膜使用量、回收成本、处理方式以及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指导组要求,县级农业生态保护部门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广泛宣传地膜残留的危害和回收利用的好处,增强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引导农民自觉参与地膜回收。同时,要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地膜回收模式,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推动地膜资源化利用产业的发展。

  指导组表示,下一步要开展一系列对比与测定工作。在加厚地膜地块与普通地膜产量对比方面,将选取相同面积、土壤条件相似且种植相同农作物品种的地块,分别使用加厚地膜与普通地膜进行覆盖种植,在农作物整个生长周期内,对其生长状况进行持续跟踪记录,在收获时精确统计产量,通过科学严谨的数据对比,清晰呈现加厚地膜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此次技术指导工作,正直农牧业经济快速发展关键时期,农牧业生态与资源保护事业尽快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中,有力推进农牧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相信随着国家和自治区的不断扶持,我市农牧业生态资源化利用事业必将取得更加优异的成果。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