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黄芪香 开出“致富方”
神农尝草录奇珍,黄芪千年韵犹存。在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黄芪被列为“上品”。从传统中药汤剂到现代康养茶饮、从道地药材到国货“潮品”,被李时珍称为“补药之长”的黄芪历经岁月沉淀,正以多元姿态融入百姓生活,助力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在日常烟火中焕发新的生机。在这一传承与创新交织的发展过程中,黑龙江省以政策扶持为基、以科技赋能为翼,为黄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以悠悠黄芪香开出了乡村全面振兴的“致富方”。

“芪”遇寒地,孕育臻品
清末民初,黄芪的产区扩大至我国东北地区。据《药物出产辨》记载,黄芪在东北地区的产区有三处:“一关东,二宁古塔,三卜奎”。近年来,随着黄芪用量急剧增加,野生黄芪资源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大规模人工种植黄芪成为解决供需缺口的重要途径。
“作为黑龙江省名贵药材之一,黄芪在黑龙江省已有50余年的栽培历史。”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中药材发展处(经济作物处)修国辉处长说,“得益于黑龙江省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冷凉气候条件,寒地龙药·黄芪具有三大显著特征:一是富含硒元素,药用价值突出;二是肉质鲜黄饱满、皮松肉紧,断面呈‘金盏银盘’状;三是口感甘甜少渣,纤维细腻。”据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黑龙江省黄芪规范化种植面积为3.73万亩,主产区在牡丹江市林口县、佳木斯市桦川县、大兴安岭地区塔河县以及伊春森工朗乡林业局有限责任公司等地的山区、半山区。
走上林口县天合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合公司)黄芪种植示范基地的山岗,阵阵山风拂面而来,纤长的黄芪茎秆摇曳生姿、细碎的叶片沙沙作响、簇簇黄花轻轻颔首,勾勒出一幅灵动鲜活的画卷。极目远眺,数十名工人忙碌的身影在层层叠叠的绿意间时隐时现。
“我们的工人正在进行掐花作业,只有将要结种的花掐掉,才能保证更多养分留存在根茎中。这样做虽然会损失销售种子的经济效益、增加一定的人工成本,但能最大程度保证黄芪的营养不流失。”天合公司负责人龙亮边说边弯下腰,用指尖将鹅黄色的花苞从枝蔓间轻轻掐落。“2019年至2024年,我们在权威机构共进行过5次质量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我们的黄芪甲苷含量保持在0.25%以上、毛蕊异黄酮含量保持在0.18%以上,远高于黄芪甲苷含量0.08%、毛蕊异黄酮含量0.02%的国家标准。”龙亮介绍,自2014年成立以来,天合公司致力于以品质做优品种、打造品牌,对采集到的野生宁古塔黄芪原种进行抚育提纯、对引进的蒙古黄芪种子进行驯化扶壮,力求打造出中药材优势品种、知名品牌,让黄芪产业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过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芪”味无穷,药香入馔
从“冰雪出圈”到“四季长红”,黑龙江省正深挖资源禀赋、创新消费场景,推动形成全域全季旅游发展格局。被网友誉为“东北卢浮宫”的哈药集团制药六厂主楼,是热门的旅游打卡地之一。众多游客在参观之余,选择走进寒地龙药专营店选购伴手礼。包装精美的黄芪花茶、黄芪叶茶和放在透明罐中的黄芪切片,吸引了众多游客品尝、购买。
黄芪可以用来煲汤、泡茶、煮粥,其独特的风味和滋补功效深受人们喜爱。无论是冬日里一碗热气腾腾的黄芪鸡汤,还是闲暇时一杯清香的黄芪花茶,都能让人感受到来自大自然的滋养与关怀。“众所周知,我们广东人喜欢煲汤,对药膳更是情有独钟。”来自广东的吴女士边挑选边对记者说,“我经常用黄芪煲汤,这次来黑龙江玩,看到品质这么好的黄芪,忍不住多买一些,回去好与亲友分享。”
在我国,黄芪入药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神农本草经》将黄芪列为“上品”,称其“味甘,微温。主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详细记载了黄芪的药用价值,称其“为补药之长”。
大兴安岭益康野生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出品的塔哈尔河黄芪是“九珍十八品”首批入选产品。“大兴安岭森林里的好东西非常多。过去,受多种因素限制,有些资源没能利用好。如今,随着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我们积极建厂、搞深加工,把家乡的特产卖向了全国。”大兴安岭益康野生食品加工有限公司企划部袁世伟经理表示,“我们生产的黄芪切片、多孔菌黄芪复合液等多种产品,推出后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当前,药食同源“养生热”持续升温。2023年,黄芪被正式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其保健功能得到广泛认可,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随着药食同源相关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以及市场对功能性食品、保健茶饮等产品需求的持续提升,作为道地药材的黑龙江黄芪必将以上乘的品质催生出更多消费新需求、新场景,推动药食同源相关产业加速发展。
“芪”心富农,产业生金
黑龙江省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赋予了中药材绿色优质的特性,也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筑牢了基础。当前,在国家和黑龙江省一系列扶持政策的推动下,黑龙江省黄芪产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一批新农人怀揣深耕乡土的赤诚初心,以匠心提升品质、以品牌拓展市场,正全力做好以“芪”富农大文章,用黄芪这把“金钥匙”开启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黑龙江省出台了针对中药材种植和加工的相关扶持政策,大大缓解了我们企业的资金压力。”龙亮坦言,在相关政策的扶持下,天合公司将更多精力和资金投入到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的合作之中,共同研发以黄芪为主导的药食同源新产品,推动相关新技术加速落地。“多方合作形成的合力让企业发展如虎添翼,加速实现了黄芪规范化、规模化种植。我们不仅研发出了黄芪锁鲜冻干片、黄芪冻干粉、黄芪花茶等多元化的产品,还成功注册了药食同源产品商标10个、获得黄芪精深加工技术专利2项。目前,企业已获得‘林口黄芪’地理标志产品、第一批全国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两项国家级认证。”
中药材是特色农业的生力军,是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林口县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中药材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中药材产地加工企业蓬勃发展,被列为全省“道地药材黄芪生产基地”“省级中药材基地建设示范强县”。天合公司通过不断提升黄芪种苗培育、种植加工、销售服务等各环节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同时,有力带动了当地村民就地就业增收。“许多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还能学习并掌握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加工工艺,为我们企业的发展和黄芪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据龙亮介绍,天合公司已助力200余人实现就地就业,人均年收入超3万元。
扎根于寒地沃土的黄芪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正散发着独特光芒、绽放出别样光彩。它深深扎根于地下,以质地温和之身成为一味名药,在寒地沃土上开出了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致富“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