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市场网

您好 欢迎来到农资市场网!

农资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化肥

2010年蔬菜生产管理技术意见

时间:2010-03-29 来源:  作者:
        为搞好今年蔬菜生产,加快蔬菜标准化步伐,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进一步提高我市蔬菜生产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特制定本意见。


        一、加强蔬菜标准化生产,全面提升我市蔬菜产品质量
        我市已经建立起根茎类蔬菜、叶菜类蔬菜和茄果类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并辐射带动部分主产区组织实施了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通过实施GAP,对整个生产过程的用药品种和用药次数实行了严格控制,做到了从源头抓起,从根本上解决了农产品质量问题。2010年要以标准化生产基地为中心,在蔬菜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全面提升我市蔬菜产品质量,以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和保障城乡人民的身体健康。


        二、积极引进各类蔬菜新品种,优化种植结构
        本着“营养化、优质化、方便化”和出口创汇的要求,积极引进各类新品种,调整优化蔬菜种植结构,合理安排茬口,抓好淡季蔬菜生产供应。由于保护地栽培技术的发展,春淡问题已基本解决,但夏季蔬菜供应仍很短缺,要重点抓好马铃薯、冬瓜、圆葱、耐热白菜、耐热菠菜等耐热耐储藏蔬菜品种的生产。利用防虫网、遮阳网、有色地膜等栽培措施,发展设施蔬菜栽培,提高蔬菜抗病虫能力,确保今年夏季蔬菜的正常生产和质量安全。


        三、抓好露地蔬菜生产
        随着城乡居民膳食结构的改变,人们对蔬菜的需用量越来越大,去年蔬菜价格普遍提高,给菜农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收入,特别是去年冬季部分省市发生雪灾,造成一些冬暖蔬菜大棚坍塌,并影响了整个蔬菜市场供应。因此,要抓住这个机遇,种好管好露地蔬菜。要充分发挥我市露地蔬菜种植面积大、分布广、产量高、市场供应期长的优势,加大指导和管理力度确实种好管好露地菜。


         四、抓好秋季蔬菜生产
         我市秋菜特别是大白菜种植面积大,如秋菜欠收将对市场供应和增加农民收入造成很大影响。要稳定大白菜种植面积,并适当扩种甘蓝、菜花、胡萝卜、辣菜、水萝卜等秋季蔬菜。大力推广应用抗病品种,适期播种,科学配方施肥,合理浇水等措施,选用高效低毒无残留的化学药剂及生物制剂,推广以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方法,确保秋菜丰产优质。


         五、积极发展西瓜、甜瓜生产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我市西瓜、甜瓜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发展西瓜、甜瓜生产经济效益较高,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一是要选好地快,避免重茬;二是深翻整畦,施足基肥;三是选用适种易销品种,适期播种;四是及时间苗、定苗,实行合理密植;五是及时中耕除草,科学压蔓、整枝;六是综合防治病虫害,要积极采用生物防治和农业防治,确实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七是积极推广叶面施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技术,确保甜瓜、西瓜丰产、丰收。


         六、加强蔬菜保护地栽培
        发展蔬菜保护地栽培,是保障蔬菜周年均衡供应的重要措施,是发展高产高效农业,增加出口创汇、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一)抓好大棚蔬菜生产
          1、稳步发展大棚蔬菜。要本着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要求,按照蔬菜生产总体规划,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稳步发展大棚蔬菜。抓好种植茬口安排,搞好大棚周年利用。


          2、调整蔬菜种植品种。要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结合当地棚型条件,调整棚内种植种类及品种,在搞好大路菜新品种种植的同时,积极引种名、特、优和适宜出口创汇的新蔬菜类型。


          3、搞好棚内环境条件的调节和改善。温、湿、光、气是保证蔬菜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条件,是蔬菜创高产的关键。今年春节前后阴天下雪天气较多,造成大棚光照不足、温度提不上去,严重影响了大棚蔬菜的安全生产。因此菜农要根据自己的棚型、蔬菜种类和气候等条件,认真搞好棚内的管理,以确保棚内蔬菜的正常生长发育。


         4、抓好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大棚菜田特别是老菜田,病菌和虫卵大量繁殖积累,病、虫源基数大,极易加重病虫害的发生。因此,必须抓好蔬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要采取深翻清园,夏季闭棚高温消毒,土壤处理,选用抗病品种,科学施用肥水,采用高效低毒无残留农药或生物制剂等综合措施,控制病虫害的发展,保证棚菜高产优质。


         5、要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成果。结合整地及时喷施土壤“激活剂”和土壤调理剂,以增加大棚土壤通透性,减轻一些土传病害的发生。在蔬菜生长期间,要喷施叶面肥“丰光二号”、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硕丰481”、“天达2116”等,以保证植株生长健壮,提高光合效率,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


         (二)大力推广蔬菜地膜覆盖栽培
         蔬菜地膜栽培,既能提早蔬菜上市,延长供应期,又能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是一项简便易行,经济有效的保护栽培方式,其主要技术措施为:


         1、选好地膜。要选用经济适用的地膜。用于蔬菜生产的塑料薄膜,以0.005—0.006毫米厚的聚乙烯膜为宜,过厚则不能起到地膜应有作用。


         2、选好地,施足肥。要选择灌、排方便,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地块,做到精耕细作,整平耙实,以利盖膜和田间管理。因地膜覆盖栽培不便于追肥,必须注意施足基肥,做到以有机肥、生物肥为主,合理搭配无污染的优质化学肥料实行全层施肥,追肥以膜下随水冲施为主。


          3、适期播种。蔬菜地膜覆盖栽培要适期早播,一般比露地同类蔬菜播种期提早7—10天为宜。精选良种,实行催芽播种,防治地下害虫,做到一播全苗。地膜覆盖后不能中耕除草,覆膜前要因菜制宜,选用无污染无残留的化学除草剂,按要求兑水喷洒畦面,要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和喷洒质量,确保安全有效。


          4、及时覆膜,加强管理。蔬菜地膜覆盖有先播种后盖膜和先盖膜后播种(定植)两种方法,视蔬菜种类而定。不论哪种方法,都必须将地膜盖平压实。盖膜后要认真加强田间管理,先播种后盖膜的待蔬菜出土时要及时打孔放苗。随着蔬菜的生长发育,及时进行浇水、排涝,搞好田间管理。


          (三)积极推广设施栽培
          根据“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国内外市场对蔬菜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降低农药残留,改善蔬菜产品质量,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已迫在眉睫。推广应用设施栽培,利用遮阳网、防虫网等搭成防虫棚室进行蔬菜栽培,可有效的减少成虫迁入,减少虫害发生,从而减少了药剂防治,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增加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还可利用遮阳网设施进行反季节栽培,在高温季节栽培喜凉蔬菜,达到调节蔬菜淡旺季,提高蔬菜生产效益。 

  • 关键词搜索: 蔬菜生产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