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棉花播种及保苗管理技术意见
为切实搞好棉花备播、播种及苗期管理工作,实现一播全苗,确保苗全、苗齐、苗匀、苗壮,确保全年棉花丰产丰收,特制定本意见。
一、土地准备
1、保墒造墒:随着气温升高,土壤失墒加快,墒情不足的要及时造墒,使土壤底墒足,口墒好,上暄下实。对已冬灌底墒、口墒较好的棉田,要耙耢保墒或覆盖地膜,减少水分蒸发;对墒情不好的,要适时造墒,可采用畦灌浇透,然后耕耙保墒待播。灌水一般应在棉花播种前15天进行,以利土壤升温;个别水源差、墒情不足的要整平土地,采用水种包包技术播种。
2、合理施肥:要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能。掌握有机肥(含氮0.2%以上)2500公斤/亩,尿素13—20公斤/亩,过磷酸钙25—55公斤/亩。在缺钾地块和高产棉田补充钾肥,每亩施氯化钾5—8公斤或硫酸钾7-9公斤。在微量元素缺乏地块或高产棉田适当施用微肥,应根据缺素种类选择相应的微肥(1—4.5公斤/亩)与其它肥料混匀后作基肥施用。间套复种棉田,要根据前茬施肥情况开沟使用有机肥和磷、钾肥,适当增加棉田投入,保证棉花和间套作物需要。
二、选择良种
为提高我市棉花生产质量,与国际市场接轨,应积极引种棉花优良品种,以改善我市棉花品种结构。适应我市种植的棉花优良品种常规种主要有鲁棉研21号、鲁棉研27号、冀棉958、鑫秋1号、鑫秋4号等,杂交种主要有鲁棉研15号、鲁棉研20号、鲁棉RH-1、鲁棉RH-2、鑫秋2号等。
三、种子处理
脱绒包衣的种子,其整齐一致,健籽率、发芽率高。包衣种子播种前不能浸种,播前浸种易使种膜脱落,而失去包衣效果;播种前底墒要足,因包衣种子不能浸种,故底墒一定要好;使用过程中,切勿与皮肤接触,更不得吸入口内,播后剩余种子必须销毁或地下深埋,严禁再作他用。
四、科学播种
1、适时播种:适时播种是棉花一播全苗的关键。播种过早,棉籽在土里捂的时间过长易烂籽。播种过晚推迟了发育进程。当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4℃时进入最佳播种期,我市一般在4月15—25日。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70%。不同品种播期应适当调整,一般中熟品种在4月中旬播种;中早熟品种,应在4月中、下旬播种;早熟品种,应在5月5—8日播种。在这个范围内,播期要服从天气变化和墒情,一般选在冷尾暖头。育苗移栽棉田,春棉一般4月初苗床下种,4月底5月上旬移栽,夏棉4月底5月初下种,5月底6月初移栽。
2、适宜播量:适量播种是保全苗、育壮苗的重要一环。棉农应尽可能采用半精量、精量播种,播种量可掌握在1-1.5公斤/亩。穴播每穴有种3—5粒,播量1—1.5公斤/亩。抗虫杂交棉种子价格高、用种量少,提倡采用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和精量播种技术。
3、适当深度:脱绒包衣棉种种皮较薄,播种不宜过深,一般适墒地膜棉田播深可在3厘米,陆地直播3—5厘米。过深出苗困难,形成弱苗;过浅易落干或带壳出土。
五、播种方法
1、地膜覆盖栽培:土壤墒情好的壤土、粘土、盐碱土、麦棉套种田,应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先播种后覆盖的一般采用双行覆盖技术。选90—100厘米的膜,起10—15厘米的小垄,然后播种,喷除草剂后覆盖地膜,并要压好盖严,最好每隔5—7厘米在膜上压一堆土。先覆盖后播种,按株距打孔穴播。先播种后覆膜的棉花,当子叶展开,颜色变绿时要及时打孔放苗,每穴放出两株,放苗孔要小,放苗后要堵严,放苗工作宜在上午10点前进行。先盖膜打孔播种的要注意雨水灌穴,及时松土散墒。另外要每隔8—10行播一行预备苗,供移补使用。先播种后盖膜喷施除草剂的,要根据药品介绍、土壤温度和喷施实际面积科学确定用量。
2、营养钵育苗移栽:要选择背风向阳的地块建苗床,床土要肥沃,尽量做高床,防淋雨积水,影响棉苗生长。每亩棉田需建苗床25平方米,可放营养钵5000个左右。营养钵由三分之二的表土,三分之一腐熟好的有机肥组成,掺部分化肥。可栽一亩的苗床使用过磷酸钙5—6公斤,尿素肥0.5—1公斤,草木灰4—5公斤,将表土、有机肥、化肥拌匀,再用粪水或清水调成含水量55—60%的湿土开始打钵。营养钵以10厘米高,直径6—8厘米为宜,立放、靠紧,用手将营养钵摆平。也可采用塑料或纸钵、营养块育苗。
采用营养钵育苗移栽的,播前苗床要喷(浇)透水,以用木签能扎透钵体为宜。选用脱绒包衣的棉种,一钵一粒或两粒;播种抗虫杂交棉种的,为减少成本,一钵一粒。待播种完和营养钵收汗后,再均匀盖好细土2—3厘米厚,随即用新薄膜平拱盖膜,压严四周,盖好苗床,保温防寒,以利出苗整齐。棉苗基本出齐后,要揭膜炼苗,高温天气揭开苗床两头,通风透气,防止高温烧苗,若遇阴雨天气要盖严,压好四周,防止风吹雨淋,损坏棉苗。两片子叶展平,全部转青,现一片真叶后,在晴天上午9点至下午5点将苗床两头薄膜揭开三分之一进行炼苗,雨天、大风天不宜揭膜,如此,反复坚持到4月25日,棉苗有两片真叶后才能全部揭膜,以利争早培育大、健、壮苗。为防止高脚苗产生,可适量喷50-100ppm的缩节胺。
3、水种包包:干旱地块采取水种包包的抗旱播种方法。具体方法是开沟深度3—3.5厘米,浇水量0.8—1立方米/亩,然后点种覆土成脊状,脊中心高度比地平面高5—6厘米,当棉籽发芽60%以上,胚根下扎,棉种向上顶土时破包。应一次耙平(指播种沟与地面平)。
4、露地直播:沙壤土、土壤肥力较差的,可酌情采用陆地直播技术,条播、穴播可根据当地情况而定。
六、棉田套作
为缓解棉花与其它作物争地的矛盾,提高土地产出率,在确保粮食用地的基础上,应着力推广棉田间套复种等栽培技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经济效益。供选择的棉田间套复种模式很多,比较成熟的有棉花—小麦、棉花—土豆、棉花—洋葱、棉花—大蒜、棉花—西瓜等模式。
七、播后检查和配套补救措施
播后要及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每行每米好种少于5—8粒时,应尽早翻种。中熟品种,翻种时间不得晚于5月5日;出现种子落干时,若下面是湿土者,可采用镇压提墒的办法。若种子上下都是干土,可浇蒙头水,浇水量以水渗到种子四周为限,不宜过大。浇水后适时扶脊破包(如水种包包);露地直播棉田播后遇雨,雨后要及时松破硬壳层,遇大雨或暴雨,晴天后要及时搂划。
八、保苗管理措施
1、查缺补漏:当缺苗3成左右时,应尽早移栽补齐。未出真叶的棉苗,可采用苗龄在7天以内的芽苗移栽,出现真叶的苗要带土移栽,土台要大些,不可散台,栽后浇水要少;盐碱地、麦套棉、缺苗地段为保密度可以双株留苗。
2、培育壮苗:健壮棉苗长相:子叶平展时,叶面发亮,有向阳性,无病斑,苗宽大于苗高,苗宽4—6厘米,苗高(地面到顶尖)3—5厘米。棉苗出现真叶后,苗宽仍大于苗高,顶心凹陷,有明显的向阳性。棉苗三叶期苗高10—12厘米,五叶期苗高15—18厘米。根据棉苗长相,适时对瘦弱地块采取措施,可在棉苗现1—2片真叶时,用营养型植物生长促进剂进行一次叶面喷施,以促进健壮生长。同时,要勤中耕,促根下扎。
3、防治病虫草害:棉花苗期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棉褐叶斑病、棉轮纹病、棉黑斑病等,农业防治主要措施有使用脱绒包衣抗病的棉花良种;早定苗,促苗壮,勤中耕,促根下扎壮苗。遇雨及时排水,雨后及时中耕,破除土壤板结,围棵松土,散墒晾根。棉田多施有机肥,注意钾肥的合理使用。棉苗出土后,若遇低温多雨叶片病害严重时,可用40%多菌灵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防治,也可用1:2:200倍波尔多液或1‰“401”药剂,喷苗1—2次。虫害主要是地老虎、红蜘蛛、棉蚜,要及时进行预测预报和防治,防治时严禁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在生产上使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要及时除净杂苗杂草,改善棉株光照条件。
- 关键词搜索: 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