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地区油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时间:2010-05-07 来源: 作者:
一、育苗移栽技术1、选择良种。根据我县多年多点试验,选择生育期较长,丰产稳产的甘蓝型杂交优质“双低”品种,如华杂3号、华杂4号、豫油4号等品种,以充分发挥
地膜覆盖的增产效应。
2、选择适宜地块和茬口。油菜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其目的是利用地膜的增温保墒原理,缓解季节和茬口之间的矛盾,减轻或避免低温冻害造成的死苗现象,确保安全越冬,达到增产的目的。该项技术在我县丘岗缺水易旱地快、晚茬稻、山芋茬等晚茬地块,宜推广应用。
3、育苗的播期、播量及苗龄。与常规栽培方式相比,地膜油菜适宜播期应向后推迟7--10天播种育苗。据我县气候特点,以华杂3号、华杂4号为例,适宜播期应在9月20-25日。亩苗床播种量0.4-0.5千克,苗龄35天左右,可达到6叶1心的壮苗标准。
4、整地施肥。整地要求适墒整地,达到土细、松、平、净(无残茬)的整地标准。畦宽1.5米,沟宽0.33米,沟深0.27米。由于地膜覆盖后油菜追肥比较困难,故一次性施足基肥是地膜覆盖栽培油菜的关键。一般亩施油菜专用肥50千克,硼肥1千克,人畜粪500千克,土杂肥4000-5000千克作基肥,结合整地施入土中。
5、土壤处理。地下害虫发生重的田块,每亩用3%呋喃丹颗粒剂1.5--2千克拌细土25千克,结合浅耕撒施土中。覆膜前,每亩用60%乙草胺或37.5% 抑草灵80-100毫升,对水50千克喷土壤表面,防治杂草。
6、覆膜技术。土壤处理后及时覆盖地膜。每亩用量4.5千克左右。覆膜时,做到足墒盖膜,膜面平直,膜边到沟边压实,每隔3-4米膜上压一土带,严防大风揭膜。
7、适时移栽。据我县多年试验,适宜的移栽期为10月底至11月上旬。移栽密度应适当降低,以每亩6000-8000株为宜。实行宽窄行移栽。以每亩6000株为例,宽行50厘米,窄行20厘米,株距25厘米,每畦栽4行,边破膜边移栽,栽后浇足定根水,然后用土粪盖住移栽孔,使破膜处不能漏\\"气\\"。
二、田间管理
1、防风雨揭膜。由于地膜要全生育期覆盖,所以要做好护膜工作,防止风雨等机械损伤及揭膜时透风漏气。如有破孔要及时压土封实,确保地膜的增温保墒作用。
2、防治蚜虫。由于地膜覆盖栽培油菜长势旺,冬前蚜虫危害较一般栽培方式重。因此,越冬前应加强蚜虫等害虫的防治工作。一般亩用10%吡虫淋20克,对水50千克喷雾,便可有效控制其危害。
3、化学调控。对生长过旺的田块,于12月上中旬,亩用15%多效唑50-70克对水50千克喷施,既能抑制旺长,又能矮化植株,增厚叶片,防止冻害发生。
4、早施薹肥。蕾薹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旺时期,也是油菜搭好丰产架子的关键时期,此时也是油菜一生吸肥最多阶段,在栽培上应以强根、壮秆、增枝、增花芽数、防止早衰为目标,力求达到春发稳长。一般于2月上中旬亩用尿素10-15千克对水浇于根叶部。
5、防治菌核病。同等条件下油菜地膜覆盖栽培比露地栽培菌核病发生轻,但在阴雨天多、田间密度大、长势好的条件下,要加强防治。一般于初花期亩用50%多菌灵100克或40%菌核净150克,对水50千克喷雾。
6、巧施花肥。在初花期喷施硼肥,可防止花而不实。一般亩施0.5千克,结合施硼肥可加入磷酸二氢钾150克、尿素1 千克喷施叶面,防止花前养分不足而引起早衰和落花落果现象。
7、适时收获。当油菜七八成熟时,及时收获让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