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市场网

您好 欢迎来到农资市场网!

农资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膜

地膜覆盖大蒜的丰产栽培技术

时间:2010-04-26 来源:  作者:

随着农村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全国各地种植大蒜的面积越来越大,我省主要集中在盐城、徐州等市,种植面积在5.3万公顷左右。近年来早春蒜薹市场行情好,价格高,为了能使蒜薹提早上市,我们对地膜覆盖大蒜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该技术简介如下。

1 大蒜的生育特性

大蒜成龄植株由须根、假茎、叶片、花茎(蒜薹)、鳞茎(蒜头)等器官组成。大蒜喜冷凉,适应温度范围-5-26℃。发芽适温为20℃左右,叶片生长适温为12~16℃,蒜薹和蒜瓣发育适温为15~20℃。大蒜耐短期高温可达40℃,但长期超过26℃茎叶逐渐干枯,鳞茎也停止生长。大蒜喜湿怕旱,对土壤适应性强,喜富含有机质微酸性的沙质疏松土壤。

2栽培技术要点

2.1整地施肥 因大蒜生长期长,加之地膜覆盖后追肥困难,所以必须施足基肥,以满足大蒜生长的需要。基肥应以优质有机肥和专用肥为主。有机肥:每667m2施用腐熟的厩肥(羊灰、鸡灰及灰杂肥)1000-1500kg;无机肥:每667m2用大蒜专用复合肥lOOkg加尿素20kg,或磷酸一铵50kg加硫酸钾12.5kg加尿素25kg,采用拖拉机旋耕于20cm土层内。

2.2适期播种播种与温度的关系较密切。地膜覆盖大蒜要根据本地的气候条件来确定播种期,当地温在20℃以下时播种为宜,因为早秋温度高,覆盖后大蒜地温度更高,过早播种不利出苗,地膜大蒜覆盖播种的适宜时间为9月中旬末至9月下旬。

2.3蒜种选择与处理播种前要对种蒜进行精选,要选择蒜头、蒜瓣大的作种。种蒜要达到“五无”:即无病、无破损、无烂瓣、无夹心瓣及无弯曲瓣。种蒜选好后要进行处理,防病可用500g50%多菌灵加水2.5kg拌蒜瓣50kg;防治地下害虫用40%甲基异柳磷lOOmL加水2.5kg喷蒜瓣50kg,晾干后即可播种。

2.4播种覆盖大蒜地膜覆盖栽培,最佳的播种密度为10000株/667m2左右,行距20~25cm,株距6cm。栽播深度为2.5~3cm。大蒜栽播后,将畦面用无齿耙轻轻趟平,最好用乙草胺lOOg兑水50~65kg均匀喷洒在畦面上,以防杂草生长。喷药后及时盖膜,盖膜时应将地膜拉紧,使其紧贴地面,以利大蒜出苗。

2.5 因地制宜,科学管理

2.5.1及时破孔放苗 当蒜苗出土后及时引苗出膜,方法是:清晨用笤帚轻轻地扫地膜,即有95%蒜苗出膜,余下的少量苗用铁丝打孔放苗。

2.5.2肥水管理地膜覆盖栽培的大蒜,全生育期一般只需浇3次水,11月底浇越冬水,3月份浇返青水,露蘖时浇长薹水和蒜头膨大水,注意不能大水漫灌。地膜覆盖栽培的大蒜生长期一般不需追肥,如返青时发现蒜苗瘦弱,可在4月上、中旬结合除膜每667m2追施尿素7.5~lOkg,同时用0.3%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

2.5.3病虫害防治大蒜的虫害主要是葱蓟马、螨和潜叶蝇等。以葱蓟马危害较重,多发生于清明前后,吸食叶片汁液,导致叶片过早黄化衰老。防治方法:可选用20%复方浏阳霉素乳油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剂1500倍液,连喷2~3次,中间间隔7天左右。病害主要有:锈病、叶枯病、灰叶斑病、灰霉病等,要及时对症喷施三唑酮、百菌清、速克灵、特立克、甲霜灵等药剂进行防治。

2.6适时收获5月中旬当蒜薹上的蒜苞离叶鞘口7~10cm时,便可采收蒜薹。蒜薹的及时采收,有利于蒜薹品质的提高和促进植株营养尽快向鳞茎转移,加速蒜头生长。蒜薹采收前3天不宜灌水,否则蒜薹过脆,采后搬运过程中易折断。蒜薹采后18~20天即可开始采收蒜头。采前一星期,用带齿的小型工具,将田间地膜彻底清出,以减少地膜残留污染,同时也可降低土壤湿度,促进蒜头成熟。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