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市场网

您好 欢迎来到农资市场网!

农资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膜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要点

时间:2010-04-26 来源:  作者:

地膜覆盖作为一项行之有效的保墒措施已广泛得到推广。花生地膜栽培是一项促进花生早发、早熟、高产、优质的栽培技术,具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和具有爆发效应等特点。试验和生产实践证明,花生地膜栽培较常规栽培早成熟10天-15天,增产25%,增收30%左右。
花生地膜栽培技术要点:
1.精选良种
地膜栽培花生可选用增产幅度大的中熟果型品种,青枯病发生区选用抗青枯病品种,各地可因地制宜。种子剥壳前,先晒2天-3天,淘汰霉粒、小粒、瘪粒、杜绝隔年种子。播前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克拌种10公斤-15公斤,可预防苗期叶斑病等。每667平方米需果仁15公斤-20公斤。
2.整地施肥
地膜栽培尽量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的中、高肥力地块,要求精细整地,做到浅耕多耙,耙实耙平,力求土碎无明暗坷垃,地面平整无杂物。每667平方米施用土杂肥3000kg、过磷酸钙50公斤、氯化钾10公斤-15公斤,花生属喜碱作物,老土壤呈强酸性,可667平方米施石膏150公斤。
3.起垄作畦
一般选择幅宽85厘米-95厘米,厚度0.004毫米-0.007毫米的地膜,每667平方米约需4公斤左右。畦的标准是畦距85厘米-95厘米,其中畦面宽55厘米-60厘米。畦沟宽30厘米,畦高10厘米。
4.合理密植
每畦种两行,行距30厘米-50厘米,开沟点播,穴深5厘米,穴距16厘米-18厘米,每穴2粒种子,每667平方米约种植9000穴-10000穴。
5.化学除草
播种后每667平方米用50%乙草胺100毫升加水50公斤,均匀喷洒地面,防治杂草。
6.严格覆膜
覆膜平展无皱折,使地膜紧贴地面,膜边入土5厘米左右,用湿土压实,严防跑风漏气,力争做到“实”、“严”、“紧”。
7.打孔放苗
掌握“放绿不放黄,好天放苗”的原则,当第一片真叶生出变绿展开后,在上午10时以前,下午4时以后进行打孔,孔径5厘米左右,用手轻轻拉出子叶即可,打孔后还要盖好膜,防止跑温跑墒。
8.培土迎针
花生进入初花期,气温超过25℃时,应揭膜并收回残膜,防止污染土壤,根据苗情,结合培土追施护花肥,每667平方米施尿素5公斤-7公斤。
9.化学调控
随着高温高湿的到来,为防止花生旺长,应在花生主茎高达40厘米以上时,667平方米用B9(45克)或矮壮素(50毫升)兑水60公斤,均匀喷洒于植株顶部。
10.防病治虫
发现植株有蚜虫点片发生时,每667平方米用氧化乐果50毫升或50%抗蚜威10毫升加水60公斤喷洒;每667平方米用40%多菌灵胶悬剂100毫升加水70公斤喷洒,防治叶斑病;用辛硫磷2000倍-3000倍液灌根,穴灌80毫升-100毫升,防治蛴螬等地下虫。
11.适时收获
收获时应当看苗、看时、看果而收。当花生最上部果枝叶片变黄,晚上气温低于10℃,果仁红润饱满,果壳纹路清晰时,方可收获。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