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市场网

您好 欢迎来到农资市场网!

农资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药

项目让甘南农民捧上“金饭碗”

时间:2009-11-06 来源:  作者:
大项目让甘南农民捧上“金饭碗”   东北网齐齐哈尔4月12日电 头两年奶价低的时候,甘南县欢喜村的农民高强也打算把家里的10头奶牛卖了。可如今,别人就是给他再高的价他都不肯卖了。为啥?自打飞鹤乳品加工项目落户后,甘南县周边的奶价一点一点涨起来了。眼下,一公斤鲜奶都卖到3元了。   近两年,在飞鹤乳业等加工龙头企业的拉动下,甘南县以奶牛为主的畜牧业经济实现了跨越发展,全县辖区奶牛存栏已发展到7.5万头。去年,该县畜牧业总产值突破6.77亿元,创历史最高纪录。   和高强一样高兴的还有同村的农民马成军。眼下,他们两口子都成了地地道道的“上班族”。马成军在洽洽知心仁食品有限公司上班,他媳妇在县里的老字号龙头企业鹤城酒业打工,俩人一个月能稳当拿回2000多元工资。去年,马成军干脆把自家的承包田转包了出去,一心一意当起了“工人”。   洽洽知心仁葵花加工项目自投产以来,两条生产线一直满负荷生产,产品十分畅销,供不应求。目前,洽洽知心仁食品有限公司已累计加工葵花籽3.4万吨,实现产值3.4亿元,实缴税金近600万元,还安置了近千人就业。前不久,该公司还先后组织了近300名农民工到包头分厂去打工,这些农民工最高的1个月能挣回2000多元钱。现如今,距离洽洽知心仁公司较近的甘南镇欢喜村有100多农民在该企业打工,一年能增加收入100多万元。村里的许多农民买回了摩托车,每天骑着摩托上下班,日子越过越有味儿了。   洽洽知心仁葵花加工项目建成投产,不但增加了甘南县的地方税收,安置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还改写了“中国向日葵之乡”葵花一直“原字号”外销的历史。农民李贵连当葵花经纪人10来年了,据他讲,头些年收来的葵花都卖给南方“老客”,人家不但在质量上挑三拣四的,价格上还总爱“拿一把”。自从县里有了葵花加工企业,他们这些葵花经纪人的日子可好过多了。去年秋天葵花一落地收购价就看好,一斤瓜子卖到了两元多,是近几年来最好的行市。也就是从去年开始,他们村的十多个葵花经纪人都主动把葵花卖给洽洽知心仁公司,图的就是个价格公道还没啥风险。去年,光靠贩运葵花一项,他们村农民就增加收入80多万元。眼下,甘南县有3万多户农民从事葵花种植业生产,仅种植葵花一项,一年就可人均增收1200元。   另外,甘南县引进新上的富华集团50万吨玉米精深加工项目主体工程也已经完工,全部投产后甘南县的地产玉米又有了精深加工的龙头企业,农民的收益准差不了。   随着飞鹤乳业、洽洽知心仁、富华集团等一批大项目的落地生根,甘南县乳品加工、葵花加工、玉米精深加工的农业产业化链条已初步打造成型。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也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捧上了“金饭碗”,圆了“富裕梦”。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