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型南瓜亮出“好卖相”
时间:2009-11-06 来源: 作者:
新闻午报
桔瓜、佛手瓜、赤栗瓜、甜橙……听到这些名字,可别以为是什么时鲜瓜果,其实这是记者昨天在松江观赏型蔬菜基地看到的特型南瓜。与以食用为主的一般南瓜不同,这些南瓜主要是用来观赏的。或许是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理,此类观赏型蔬菜正走俏申城。农工商集团日前也宣布,将在奉贤建设一个蔬菜公园,届时,市民有望结伴前往“赏果观菜”。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特种蔬菜研究中心占地百余亩的基地坐落在松江五厍古镇边,别看地方不起眼,基地中有二十多亩是专供种植培育观赏型蔬菜的。
记者看到,在基地展示室里陈列了二十余种形态各异的南瓜品种,个个模样可爱、水灵诱人,唯一的共同点就是“迷你”,仿佛是普通南瓜的“缩微版”,像这样的南瓜,一手可以拿起四五个。个头大一些的有福瓜,名字讨尽好口彩;中等的叫佛手瓜,大小跟普通苹果相仿,莲蓬状果实周围还有十个角,就像人的十个手指一般;个头小的为“甜橙”,要不是在敲打下感觉出它的硬度,真以为是普通甜橙。
据了解,展出的南瓜都是去年12月摘下的,摆放了一个多月,依然新鲜如初。农科院常驻该基地的技术员诸汉民向记者介绍说,这些南瓜一般可以保存6个月左右,观赏期较长。
在人们的观念中,总觉得蔬菜是用来吃的。那这些形形色色的观赏型蔬菜究竟能不能食用呢?
据诸汉民介绍,在众多可供观赏的南瓜中,目前只有较小一部分可以食用。最常见的如迷你桔瓜,这种南瓜一个不到半斤,桔红外壳上有十瓣棱沟,非常漂亮。在一些高档酒店的餐桌上,都可以见到用桔瓜加工成盛放鲍鱼或鱼翅的南瓜盅,客人最后可以连南瓜一起食用,味道很好。另外,还有一种赤栗瓜,瓜如其名,蒸熟后瓜肉就像栗子一样,口感粉糯,营养价值也高。
除此之外,大部分观赏型南瓜都是“中看不中吃”的,像鸳鸯瓜、吊坠瓜等,因为太小,食用价值都不高。诸汉民笑着说:“偶尔买到这么可爱的小南瓜,谁还舍得吃掉它呢?”
诸汉民告诉记者,这些观赏型蔬菜不光好看,其经济价值也很高。就拿迷你桔瓜来说,通常是一年两熟,去年12月份刚采摘了一次,过完春节又要育苗了,到今年5月份又会丰收。迷你桔瓜的生长周期只要40来天,每亩地能种1000棵左右,一棵上可结4至6个。在市场上出售的桔瓜,每个约为5元;一亩地种两季桔瓜的收入大约6万元,相当可观。
同时,基地也充分发掘种植稀有品种的蔬菜,如红甘蓝、抱子甘蓝等。特别是抱子甘蓝,菜杆上长出一个个小小的叶苞,就像一个个袖珍卷心菜,而大片的叶子将这些“小宝贝”遮掩着,就像母亲抱着自己的孩子,因此得名。诸汉民说,这些小叶苞很嫩,烹调时通常用来做汤,市面上已经很少见了,价格自然不菲。
目前,大多数观赏型蔬菜都在大棚内种植,这样可以有效地防御自然灾害和病虫害,即使是在寒冬腊月,像芝麻菜、红甘蓝、抱子甘蓝、七彩菜等品种的蔬菜也依然长势旺盛。蔬菜产量因此大幅提高,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日前,上海农工商集团透露,该公司正在本市南郊滨海地区筹建一处“蔬菜公园”,这将是上海主题公园建设的一部分。
据悉,这个“蔬菜公园”将选址在本市奉贤区“五四”农场内,占地50公顷左右。公园内将兴建成片的温室系统,既种植常见的蔬菜品种,也培育稀有的奇菜异果,此外还将设立一个蔬菜博物馆。公园建成后将主要为中小学生服务,让他们可以在轻松的游览中了解更多的自然知识。
农工商集团副总经理严明德表示,现在有些小朋友搞不清楚的“蕃茄、黄瓜是怎么结果的?青菜、白菜是怎么长成的?花生、土豆是长在哪里的?”等等问题,都将在“蔬菜公园”里一目了然。
据农科院特种蔬菜研发中心负责人陈龙英介绍,目前观赏性蔬菜的品种多来源于美国、日本、墨西哥等地,选取时注重种植方便的程度,到中国后再根据实地情况加以改良。这些蔬菜在上海乃至中国的推广,无疑将为中国的农业另辟蹊径。建立蔬菜主题公园,其实也是建立一个观赏型蔬菜基地,这样更有利于观赏型蔬菜种植产业化。
实际上,上海农业领域主题公园建设早已展开。在杭州湾畔新建的一处占地二百多公顷的“上海鲜花港”,已成为上海市民赏花出游的主要去处。上海农工商集团董事长王伟表示,他们建设农业主题公园,是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结合的一个新形态。主题公园的建设,既可发挥农业的生态旅游功能,同时在公园周边,又可形成较大规模的工业化农业生产园区。就如“上海鲜花港”已扩展成花卉种源基地,正在筹建中的“蔬菜公园”周边也将成为上海主要的出口蔬菜基地。 ■本报实习生|杜宇|记者|叶松丽|文■本报记者|钱一鸣|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