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市场网

您好 欢迎来到农资市场网!

农资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种子

钢板仓储存大豆

时间:2009-10-17 来源:  作者:
目前,钢板仓储粮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利用钢板仓对大豆进行中、长期常规储藏,不仅有效利用了仓容,而且提高了出油率,为企业带来了很大经济效益。

  一、钢板仓的特点

  钢板仓具有自重轻、结构面积小、施工迅速、不透气性良好等优点。在储藏上,其向高空发展,占地面积小,解决了地面仓容量有限的问题;而其大仓容、高机械化为快速周转、大量周转带来了便利;其良好的不透气性又为密封储藏提供了方便。但在常规储藏中,其强烈的导热性及不吸湿性使粮食受外温影响变化较大温热不易散失,给粮食的长期储藏带来了很大困难。

  二、钢板仓储存大豆易出现的问题

  1、自动分级较明显。由于大豆散落性较大,且入仓时落点高、受空气阻力较大,故而当其净度与整齐度较低时,自动分级较明显。轻飘的杂质和瘦小、破碎的颗粒会被抛向粮堆的四周,围在仓壁附近;充实饱满的豆粒会被抛向粮堆的中央部分。自动分级造成了粮堆组成的不均一性。容易引起害虫和微生物活动,造成大豆发热,霉变。此外,由于杂质聚集,使透气性降低,容易形成湿热郁积,导致品质劣变。

  2、粮温受外温影响变化较大,粮堆水分分布不均匀。钢板仓壁导热系数约为209KJ/m.h.k,具有强烈的导热性。

  粮堆水分的变化通常是由空气和粮堆中温湿度的变化引起的。粮堆中冷热部位温差越大,时间越长,湿热扩散越严重。即使原始水分很低,在大温差下,经过一两周时间,低温骤升降时,钢板仓内很容易发生表层结露。表层结露部位常在粮面下5-30厘米处,其中又以5-15厘米粮层最严重。结露范围自粮堆表上层中心向四周扩大,如不及时处理,很快发展为发热霉变。

  3、高水分大豆容易发生浸油、赤变。高水分(超过13%)大豆经历高温(25°C)后,即能发生浸油、赤变。水分13%的大豆在7、8月份入仓,若保管不善,至11月的3个月中,粮堆表层及中上层中心处浸油赤变粒就可达60%以上,表层一尺粮温能高达45°C。中层浸油赤变粒可达20%。加工已发生浸油、赤变的大豆时,出油率明显降低,大豆油色泽R值增大,豆粕颜色变深。

  三、应对措施:

  1、为阻止严重的自动分级,在钢板仓入料口安置入料分配器,使大豆经抛盘均匀撒下;

  2、大豆入仓前,严格进行清理,尽量将杂质除净。对于直接接收入仓及其它情况下无法严格清理的大豆,先用溜筛简单清理,待满仓后,利用大豆出库时的自动分级将大豆出料口放出2000吨左右将仓中心部位多沙土及沉重杂质的大豆清除出仓减少豆质劣变的机会;

  3、入仓大豆质量尽量保证在三等以上,杂质1.0%以下。夏季入仓时,大豆水分控制在12.5%以下,冬季控制在13.5%以下;

  4、入秋后,适时通风降温。若无通风设备,则转仓冷却;

  5、春暖前,对低温豆进行压盖密闭。不仅可吸收水分、降低表层温度,还可起到降低表层粮温的作用;

  6、为改善大豆品质,还可利用烘干、晾晒及机械通风的方法促进其后熟,从而达到提高含油量和出油率的目的。

  四、利用钢板仓中、长期储存大豆的具体作法

  1、利用冬季自然低温长期储存大豆。冬季,将相同质量的大豆趁冷一次入满钢板仓(分次入仓会因粮温不同,造成粮堆结露)。入仓前,对大豆进行严格清量、降水,最大限度地除去杂质及瘪、碎粒。这样,其入仓时的原始低温就可一直保持到翌年的5月才缓慢上升。春暖前,用消过毒的麻袋压盖密闭,防止外温、外湿侵入,引起温差结露。只要及时更换压盖物,效果很好。即使到了气温最高的7、8月份,由于疏松、干燥的大豆不易受外界高温的影响,易保持稳定的温度,所以,虽表层温度较高,但下层仍可保持较低温度。此时,只要按时测定温湿度,遇有不良情况及时处理,一般都可安全度夏。待到11、12月份,应适
时通风降温。但通风时要预测露点,防止结露。一旦发生结露,应及时处理,合理深翻。严重时,应进行分层处理,日晒或烘干。若无通风设备,可采取转仓冷却的方法,选择干燥而寒冷的天气进行转仓,倒仓距离尽量远,以充分降低温度。如保管得法,安全储存可达2年。

  2、利用高温,促进后熟,提高出油率,转仓中期储存大豆。刚刚收获的大豆,往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储藏,才能使其完成生理成熟与工艺成熟。在后熟期内,各种低分子的物质继续合成高分子的化合物,氨基酸减少,蛋白质增加,脂肪酸减少,脂肪增加。此时,将大豆在高温低湿的环境中储存一段时间,可促进后熟的完成,提高其含油量及出油率。

  对冬季收购的大豆,可以通过烘干降水达到高温低湿的要求。烘干时应根据大豆水分,合理采用温度与受烘时间,出口温度须低于40°C。大豆烘后入仓,在粮温20°C储存一个月,一般即可完成后熟。此时,倒仓,降低粮温,即可进入中短期稳定储藏。

  夏季,对于未完成后熟的大豆,也可利用自然高温在仓内储存1-2个月,待其后熟完成后,转仓应在干燥而凉爽的夜间进行。后熟完成后,含油量可提高0.8%以上,出油率可提高1.3%。

  五、几点注意事项

  1、利用自然低温储存大豆,储存时间不宜超过3年。储藏时间过长,则大豆的各项理化指标会发生劣变。色泽加深,千粒重、密度下降,籽粒硬度增加,水分、脂肪、蛋白质、还原糖、非还原糖含量降低。

  2、经过高温完成后熟的大豆只宜中短期储存。后熟作用虽然是粮食品质的改善过程但在后熟期内,由于有较强的呼吸作用,产生水和热,籽粒有明显的胶体脱水现象,故在大豆后熟期内,应采取通风等措施湿、散温、防止“出汗”发生。

  3、大豆储存时间过长,出油率会有所下降,故对其储存应有一定期限。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