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彬州市“千万工程”绘就和美乡村新图景
近年来,彬州市深刻把握“千万工程”经验的精髓要义和理念方法,紧扣“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精心培育特色产业,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
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按照“稳粮、强果、兴药、扩菜”思路,精心打造万亩“吨粮田”、万亩有机苹果、万亩彬州梨、万亩中药材产业基地,加快建设豳风农文旅融合、新民现代农业、北极农业三产融合3个示范园,推进菊花、烤烟、黑小麦等特色产业延链补链,形成“4+3+N”产业布局,培育出一批品牌亮、品质优、市场俏的主导产业。坚持短中长产业相结合,全域发展玉米等短期产业,充分利用山坡地、撂荒地发展中药材等中期产业,不断扩大、优化苹果和梨等长期产业,彬州梨和苹果分别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彬州梨品牌价值达到14.66亿元,苹果空运出口国外,进一步打响彬州果品品牌,让果业成为富民增收的大产业。
利益联结更加紧密。重点推出“龙头引领”“代管代建”“联村共建”3种联农带农模式,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合作模式和“保底+比例”分红模式,确保群众取得多重收益。目前,彬州市引进金丰公社等龙头企业6家,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346个,成立9个农机托管服务中心,建立“区域农机服务中心+龙头企业+合作社+种粮大户”运行机制,镇级农机托管中心实现全覆盖,获评“全国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和“平安农机示范县”。探索推行联村党建、跨村联营、支部领办、职业经理人包办等模式,有效整合资金、技术、人才、土地等资源要素,实现布局联优、规模联大、班子联强。目前,彬州市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8个。
人居环境蝶变跃升。实施厕所、垃圾、污水、能源“四大革命”,坚持整改巩固与改造提升并举,引导户厕进院入室,累计改厕5.4万座,卫生厕所普及率93%;分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厕所粪污、黑臭水体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总体有效治理率48%;健全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体系,城乡生活垃圾基本实现日产日清;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日处理生活垃圾300吨,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94%以上、无害化处理率100%;建成阳光沤肥棚5座、生物质好氧堆肥站4座、生物质颗粒加工厂1处,年可处理秸秆树枝50余万吨,生产有机肥1.2万吨,让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广泛开展五美庭院、星级文明户等创建活动,以家庭“小美”凝聚乡村“大美”,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
文明新风浸润心田。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乡村治理新局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快建设信访接待中心和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分级建立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站)、划分农村网格383个,建成镇村(社区)调解室179个,健全完善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多元化解机制,教育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高标准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167个,广泛开展“宣传宣讲”“邻里互助”“文明劝导”“关爱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活动,持续打造“习语润咸·彬彬有理”宣讲品牌,不断深化以“尚诚、重孝、倡俭、践勤、崇和、求实”为主题的新民风建设,有效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共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人、“中国好人”36人,创建全国文明镇3个。
原文链接:http://nynct.shaanxi.gov.cn/www/sxdt1142/20240807/984972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