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兴平市葛支书家的早玉米今年收得“晚”
葛海河将收获的玉米装车
8月2日上午,兴平市马嵬街道新堡子村的田野上,伴随着收割机阵阵“隆隆隆”的轰鸣声,葛海河家的早熟玉米终于开始收割了,一些热情的村民驾驶着农用三轮车帮忙运输。
在广袤的田地上,他家的玉米是“独一份”,周围此时早已“空空如也”,地上唯有收割机过后残存的几寸长秸秆。
原来7月中下旬以来,几场连阴雨影响了玉米收割,趁着短暂的晴好天气,寻找收割机,联系运输车,新堡子村党支部书记葛海河一直忙碌着帮助村民们收割玉米,却把自家的玉米地“耽搁”了。
“往年收完玉米,秸秆处理让村民很‘头疼’,焚烧污染环境,没有设备直接还田又有难度。”马嵬街道机关干部杨特说。
今年,马嵬街道尝试推广使用联合双收机,收割机过后公司直接把秸秆运走,“变废为宝”用作青贮饲料,相比往年每亩地100元的收割费,今年每亩地收割费用才80元,费用降低又符合环保要求,为村民解决了大麻烦,大家伙积极性很高。
葛海河家今年种植了200亩早玉米,在村里算是种植大户。但在收割的日子里,他却有另一层考虑。
“街道6070亩玉米要丰收,各村情况不同,每村配有3台联合双收机,但最近气候不稳定,大家伙都想着早收早晒早受益,作为村支书必须打个样儿。”葛海河说,村民的玉米早日收完,他心里才踏实。
看着收割的玉米慢慢堆积成“山”,葛海河赶忙爬上农用三轮车,一双大手用力扒拉着腾挪空间,顾不上衣服和胳膊上飞溅的残渣,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他说,粗算一下,每亩地能打1600斤,目前市场上每斤干玉米售价在1.2元,今年又是丰收年。
记者从兴平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今年兴平市春玉米播种面积1.3万亩,目前各镇办正在陆续收割。
原文链接:http://nynct.shaanxi.gov.cn/www/sxdt1142/20240803/984954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