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三原县以文化振兴赋能乡村振兴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魂”,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是实现乡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近年来,三原县打出了“寻家规、立家训,塑家风、育新人”组合拳,传承好家规,挖掘好家训,培树好家风,成为全县文化振兴的新风尚。
坚持思想引领方向。近年来,三原县健全完善“以党建为核心、政治为引领、自治为基础、德治为先导”的乡村治理模式,坚持“把方向、多支持、重推行”。确定“抓家风带民风育新人”的思路,实施传统家规家训“去糟粕、存精华、补不足”,成立全县家风建设领导小组,确保措施得力。在全县10个镇(街)141个行政村挖掘先进典型、完善家规家训,县财政每年拿出一定的资金,免费印制、书写、装裱家规家训,全方位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支持。把先进典型“立”起来,让先进典型“活”起来,三原县陂西镇蔡王村有“七大姓氏”,百年家风代代传承,是远近闻名的家训村。市县两级先后20余次到该村指导家风建设工作,2019年在陂西镇蔡王村建成三原家风馆以来,县电视台宣传好人好事50多件,累计接待省市县参观学习500余场次,蔡王村先后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国家森林村庄”和省级“敬老村”“生态村”等荣誉,成为三原对外展示的靓丽名片。
突出个体特色培育。三原县注重在家风传承中构建“家国一体”价值认同,突出家庭小单元,发挥家庭微作用,让广大家庭学习家风、领悟家风、弘扬家风。组织141个行政村寻家规、亮家训、晒家风,每村搜集老家规家训均在100条以上,发挥德润人心、道御民风、泽及后世的作用。以户族为单位,结合时代发展,修改补充家规家训,使其成为指导日常行为的规范。坚持“寻、议、定、行”四步法,组织村干部、“五老”和户族长帮助群众定家规、立家训、塑家风,形成一大批体现传统美德、弘扬时代精神的家规家训。
强化践行文明行为。三原县注重发挥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综合优势,实施家庭文明创建、家庭教育支持、善美家风传承三大工程,以家教化,以人践行。号召户族长辈、户主日常生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作示范;利用传家老物件、老人生日、先祖纪念日讲家规家训家风和家族故事,用情感人、以德育人。开展“寻家规、亮家训、晒家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活动,结合环境卫生整治、公益事业和《村规民约》等打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平台,让青少年在具体事务中践行和提升个人素养。开展“青年好媳妇”“好孝子”“幸福小两口”评选活动,增强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性。鲁桥镇东里西村雷国平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陂西镇蔡王村高鹏云家庭被全国妇联、省妇联、县妇联分别授予“五好文明家庭”。
原文链接:http://nynct.shaanxi.gov.cn/www/sxdt1142/20240715/984852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