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武功县管好用好系统平台 提升监测帮扶质效
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中,武功县高度重视全国防止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和省平台数据信息管理工作,始终把防止返贫监测信息系统管理应用工作,作为全面掌握农户基本情况、发现潜在返贫致贫风险、及时开展监测预警,迅速精准采取帮扶措施,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重要支撑和重点任务,及时安排,精心督导,全力推进。
今年省市安排的2023年度全国乡村建设信息监测更新工作和2024年防返贫监测信息更新工作中,武功县均在全市率先完成了任务,并且数据信息完整性和准确率均居全市前列,工单信息处理率、农户信息更新率、监测对象帮扶措施落实率均为100%。
指导培训“两到位”,实现操作程序“零疑惑”。 武功县认真研究省市下发的关于国办系统和省平台的数据信息管理工作相关文件和操作程序要求,先后制定印发了《武功县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工作指南》《武功县关于开展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季度收支信息采集监测工作的通知》《武功县关于加强常态化排查做好全县农户信息采集更新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第一时间明确了系统、平台管理的工作要求、工作重点及操作程序,使大家从理论上达到了零疑惑。开展操作性强的辅导培训到位。为了确保快速、高质量做好国办系统和省平台的数据信息管理工作,武功县相关部门先后开展了省平台农户信息采集录入、国办系统动态管理、乡村建设信息监测平台录入等业务培训,通过组织现场观摩、实践操作、案例讲解、手把手教、答疑解惑、经验交流等方式,实现了网上录入操作和工作程序无障碍。另外,在工作中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先后建立健全了监测户识别纳入、风险消除、工单信息处理等操作程序机制,进一步实现了防返贫监测工作操作的规范化、高效化和标准化。
精细操作“两全面”,实现数据精准“零差错”。武功县相关部门确定专人,专职负责国办系统和省平台数据信息的管理及应用工作。坚持每周对镇(办)报送的增减人员资料统一处理,坚持增加人员附证件拍照页、减少人员附户口本迁出盖章页照片,及时进行部门信息比对,确保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自然增减信息准确、真实。全面维护更新。坚持每周筛查一次问题数据,每月维护更新一次“户年度信息”, 定期查看农户信息更新情况,常态化清洗新识别纳入监测对象数据,坚决杜绝空项和错误,努力实现数据信息精准零差错,坚决筑牢监测预警帮扶的数据信息基础。
精准把关“两严格”,实现识别消除“零失误”。一是严格信息录入。国办系统信息采集录入,按照村级入户采集,镇级专人初核录入,县级审核、反馈、核定等程序操作,特别是在录入因病、因残、因学等返贫致贫户信息时,尤其注重相关逻辑关系和帮扶措施精准性,确保信息录入上传零失误。二是严格识别消除。对于农户申请、干部摸排、部门信息比对等途径上报的拟纳入监测对象,认真开展入户核实、分析研判、镇级初核、部门信息比对、县级核查、公示公告等工作,确保应纳尽纳。对于在网的监测户,尤其是对一年以上且有劳动能力的监测户,逐户核实、分析研判,做到该消尽消。
截至目前,全县共识别监测户241户835人,其中当年新识别监测户23户86人;风险消除109户386人,其中当年消除风险的监测户4户15人。全县未出现一例因纳入或消除不精准、不公平而造成的上访事件。
创新举措“两及时”,实现信息维护“零时差”。一是及时交流沟通。通过建立微信工作群、业务交流群,对于镇村在信息录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安排专人第一时间在群里给予回复和解决,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提高了信息的精准性和完整性。二是及时审核督导。利用陕西省防返贫监测预警平台,常态化指导督促各镇(办)利用手机APP排查全县46287户家庭基本情况信息,精准查找工作短板,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实现了错误信息早发现、早处理。同时,定期回顾省平台工作,全面梳理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立即整改,持续优化工作流程,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平台赋能“两助力”,实现巩固成果“零死角”。一是国办系统助力。武功县借助国办系统强大功能,以网络领航,通过设定预警指标和阈值,早发现干预潜在返贫风险;通过分析数据掌握致贫返贫原因趋势,为帮扶政策提供依据;通过部门协同信息共享,提高了“雨露计划”、小额信贷等工作精准性和工作效率。二是省级平台助力。武功县利用省平台发挥系统赋能,通过智能预警、平台预警监测等多种途径,及时发现可能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提供预警线索;通过平台查看、分析脱贫户和监测对象的收支信息,第一时间动态掌握其经济状况,为精准帮扶提供依据;通过网格化管理,及时传达政策,了解农户需求,加强对农户的关怀和帮扶,提升满意度,快速高效推动了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
原文链接:http://nynct.shaanxi.gov.cn/www/sxdt1142/20240703/984800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