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着力推动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固原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及视察宁夏时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把构建“三大体系”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目标,聚焦肉牛、马铃薯、冷凉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农业发展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产业基础。
一是肉牛产业快速发展。坚持“全产业链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优结构优布局、建体系强机制”发展思路,聚焦肉牛产业融入国内经济大循环目标,制定“1+4”高质量发展政策文件,培育创建“六盘山黄牛肉”“固原黄牛”品牌,建成10万头肉牛屠宰精深加工项目,建设肉牛“出户入园”养殖场103个;打造宁夏六盘山百万亩饲草种植基地和百万头优质肉牛养殖基地,全市各类饲草面积稳定在300万亩;千头以上肉牛养殖示范村190个,万头以上肉牛养殖示范乡镇32个,冷配改良点275个,肉牛饲养量达到100.9万头,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45亿元。
二是马铃薯产业全面发展。坚持“种薯繁育、鲜薯外销、淀粉加工、主食开发”四业并举的发展思路,依托固原天启、西吉佳立等龙头企业,建成脱毒种薯三级繁育体系,每年建成种薯繁育基地13万亩,种植面积稳定在90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5亿元以上。以雪川农业等龙头企业为引领,推动马铃薯精深加工有了质的提升,目前,年生产淀粉12万吨,占全国马铃薯淀粉总产量的10%,生产的薯条远销全球20多个国家,培育打造了“六盘山马铃薯”“西吉马铃薯”“红军粉”“固原淀粉”等驰名商标、名牌产品。
三是冷凉蔬菜产业稳步发展。坚持“突出主导、多元互补、订单种植、错季销售”的发展思路,有序发展设施蔬菜、供港蔬菜、露地蔬菜,建成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园区)60个,永久性蔬菜生产基地50个,供港蔬菜生产示范基地5个,设施温(拱)棚室面积达6.3万亩;制定芹菜覆膜压沙穴播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和拱棚辣椒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打造了原州区城郊蔬菜和供港蔬菜、西吉县高原芹菜、隆德县冷凉露地蔬菜、彭阳县越夏辣椒“四大片区”,成功举办七届“六盘山冷凉蔬菜节”,打响了“六盘山冷凉蔬菜”公用品牌,培育了“西吉芹菜”“彭阳辣椒”“六盘山珍”等知名品牌。全市种植冷凉蔬菜稳定在50万亩,产量达200万吨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超过45亿元,80%的蔬菜外销到华北、华中、华南、西南等地区,净菜入超比例达到25%以上。
四是禽蛋发展势头良好。坚持“规模化、现代化、科技化、精深加工化”的发展思路,依托宁夏好水川养殖有限公司、兴百业高品蛋鸡产业园,大力推行“企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农户”一体化生产经营模式,培育注册“六盘梅”“山河湾”商标,兴百业高品蛋鸡产业园“黄天鹅”鸡蛋成为大中城市的“抢手货”,好水川“阿敏”牌鸡肉、鸡蛋通过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全市存栏万只以上规模养殖场33家,年屠宰加工200万只以上,好水川年屠宰量稳居全区第一。全市家禽饲养量452.76万只,蛋产量3.18万吨,家禽品种丰富,养殖规模提升,产业模式升级,产业链初具雏形。
下一步,固原市将坚持走好“壮大一产夯基础、带动三产促繁荣、撬动二产强动力”的“一三二”产业发展新路子,实施产业强市富民行动,围绕肉牛、马铃薯、冷凉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全力打造全国百万头高端肉牛生产加工基地,全国马铃薯种薯繁育、标准化生产和精深加工基地,全国夏秋优质冷凉蔬菜生产供应基地,持续发力构建“三大体系”,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真正建成产业、形成集群,让农村产业旺、人气足、口袋富、生活美。
原文链接:http://nynct.nx.gov.cn/xwzx/qqnyxw/202405/t20240524_454941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