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市场网

您好 欢迎来到农资市场网!

农资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社会资讯

中卫市多措并举抓实农村实用人才培育 深入赋能乡村振兴

时间:2024-12-26 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近年来,中卫市坚持把人才振兴放在乡村振兴的重要位置,不断创新人才政策举措,厚植人才成长“沃土”,扎实推进制度保障、人才培育、业务指导、活动组织,持续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正向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一是责任上全面压实,党管人才更加强化。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粮食生产和“六特”产业发展需求,制定《中卫市“特色农业+人才”行动计划》《领导干部联系服务农业人才工作制度》《中卫市农业系列职称评审专家管理办法》《市农业农村局“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指明方向和路径。积极开展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建立、职称聘评、能力素质培训等工作,为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夯实人才基础。经盘点,全市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20060人,其中沙坡头区3605人、中宁县7050人、海原县9405人。

  二是项目上提质提效,培训形式更多样。围绕促进“六特”产业发展,统筹各类农民培训项目,分层分类开展全产业链培训。全市现有农民教育培训示范基地11个,建成农民田间学校21所,审核认定农村实用人才实训实操基地14个。2023年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训班14期、培训人员950名,其中,经营管理型350人,专业生产型200人,技能服务型100人,完成农民素养提升3290人。2024年计划继续依托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围绕支撑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聚焦大豆玉米提单产、粮油保供等完成培训600人左右。积极组织19名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参加四川蒙顶山合作社发展培训学院乡村振兴人才培育项目,为进一步发展集体经济提供人才保障。积极配合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头雁”项目,遴选28名乡村产业振兴人才分别赴浙江大学和中山大学参加培训学习,为乡村振兴积蓄人才力量。

  三是措施上多点发力,人才培养更精准。坚持“政策引导、协调联动、就业优先、增收导向”和“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以满足农民需求为核心,落实高素质农民职称评定政策,2022—2023年累计取得高素质农民职称的有51人,其中,农民高级农艺师15人、农民农艺师30人、农民助理农艺师6人,配合区、市人社部门计划兑付奖补资金18.6万元(高级6000元/人,中级3000元/人,初级1000元/人)。落实国家、自治区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政策,以创业创新基地建设和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为依托,创新“公立农民培训机构+农业科研院所+田间学校+农民”“公立农民培训机构+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经营主体+田间学校+农民”等模式,累计建成农村创业创新基地15个,累计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1721个、家庭农场1459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2家。

  四是服务上紧贴需求,产业振兴更有力。结合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基地、绿色优质安全农产品示范基地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建立技术人员包片的网格化服务机制,推进形成一个产业一个专家服务团队。2023年以来,市、县(区)农业技术人员开展生产技术指导服务99次,印制发放主要粮食作物(小麦、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水稻、玉米)和硒砂瓜标准化种植技术等折页1万余份、现代畜牧养殖及渔业生产技术手册1.04万份,开展绿色标准化生产新技术和农业新品种试验示范60余项,带动农民1.3万余人。培训指导合作社、养殖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人才3400余人、冷配人员66名、畜牧兽医50名、乡村兽医32名、枸杞和设施蔬菜生产经营人才1000余人。海原县以“海原农业云课堂”上线为契机,坚持把在线学习与线下专题培训、入户指导、互动答疑相结合,确保“学得懂、用得上”。截至目前,农业云课堂累计上线课程349节1265分钟,已完成学员注册1.75万人,总学习时长达1764小时。

  


原文链接:http://nynct.nx.gov.cn/xwzx/qqnyxw/202405/t20240513_453799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