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

您的位置: 首页 > 社会资讯

西双版纳州:探索新模式 丰富果篮子

时间:2024-12-25 来源: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村民在望旺公司基地内采摘火龙果

  盛夏,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正值火龙果成熟上市的季节。位于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罕镇的西双版纳望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火龙果示范种植基地内,垂挂于青枝上的火龙果饱满鲜艳、十分惹眼,采摘工人忙着将鲜果摘至筐中,忙得不亦乐乎。

  “公司共有两个种植基地,面积2195亩,年产鲜果可达1万吨以上。采摘、清洗、分选、包装等环节都需要大量工人。”该公司总经理助理杨国安介绍,基地根据用工需求,一直招收通过技能培训的周边农户到基地务工,日均超过500人。该公司联合勐罕镇以“三联三保”新模式,探索出联农带农富农新路径。除了季节性招收周边农户务工,还与企业所在地的曼搭村委会等村党组织合作,由村民小组整合土地资源,实现以产业为纽带的村、企、民三方联结捆绑。同时,将勐罕镇基地的1800亩种植园分包给60户农户,企业出资金、出技术,农户出工出力,每户年经营保底收入7.5万元,最高可达10万元以上。

  火龙果产业发展助农增收是西双版纳热带水果产业联农带农的一个缩影。在勐海县的特色产业种植基地,农户同样享受到了热带水果丰产所带来的红利。“我家和鼎卓农业公司合作,由他们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成熟后由他们统一收购,年亩产值最高能达1.3万元。”勐海县勐遮镇曼令村村民岩当介绍,他家种了20亩热情果,年收入预计会超过20万元。曼令村70%的农户都与鼎卓农业合作种植百香果和热情果,全村种植面积约2000亩。目前,专门种植百香果和热情果的鼎卓农业种植公司在勐海县实行“订单农业”“公司+村集体+农户”等模式,发展种植面积5000余亩,探索出另一种新型的集体经济和庭院经济发展模式。

  近年来,西双版纳州立足资源禀赋,充分发挥热区优势,优化提升热带水果产业,高质量推进热区特色农业,通过积极探索联农带农富农机制、土地流转、吸纳就业、协会引领、“党组织+企业+农户”以及“党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盘活了农村资源要素,推动热带水果产业发展成为促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截至2023年底,西双版纳州水果种植面积83.59万亩,产量147.83万吨,全产业链产值207.21亿元。(记者:戴振华 见习记者:林丽华)


原文链接:https://nync.yn.gov.cn/html/2024/zhoushilianbo-new_0729/141366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