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

您的位置: 首页 > 社会资讯

一周云农资讯(5月6日—5月12日)

时间:2024-12-25 来源: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加强和做好农业农村工作,鉴往知来、笃行不怠,“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微信公众号推出“一周云农资讯”专栏,展现我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推动农民持续增收的工作成效,反映云岭大地加快建设特色农业强省步伐,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新面貌。

  一周头条

  01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全面实施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等

  国务院总理李强5月1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有关工作,审议通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部署在全国全面实施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审议通过《公平竞争审查条例(草案)》和《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决定(草案)》。

  会议指出,将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的实施范围从产粮大县扩大至全国,有利于进一步稳定种粮农民收益,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要强化部门协同,及时足额拨付保费补贴、加强资金监管,防止拖欠、截留、挪用补贴。要指导承保机构优化险种设计和理赔服务,确保一旦出险能够快速理赔、应赔尽赔,切实增强农民获得感。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全面实施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等

  02刘国中到农业农村部调度部署“三夏”工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10日到农业农村部调度分析夏粮生产形势,安排部署夏收等“三夏”工作。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抓好粮食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抓紧抓实“三夏”各项工作,夺取夏粮丰收,打牢秋粮基础,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提供保障。

  刘国中强调,全国夏收很快将从南向北大面积展开、夏种夏管也将接茬推进,要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未雨绸缪、系统谋划,抓好“三夏”生产。要全力以赴做好夏收各项准备工作,加强跨区机收保畅,做好应急抢收预案,强化农机作业安全管理,确保夏收高效进行。要深挖机收减损潜力,支持配备移动式烘干机等设施装备。要全面做好小麦收购等准备工作,确保粮食及时收购入库。要严密防范病虫害及气象灾害,细化实化防灾减灾救灾措施。要统筹抓好夏管和夏播等工作,落实好大面积提高单产各项措施。

  刘国中在调度部署“三夏”工作时强调 夺取夏粮丰收 打牢秋粮基础

  03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开幕 谌贻琴出席并宣布开幕

  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8日在贵州省贵阳市开幕,国务委员谌贻琴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开幕。

  本届大赛以“展技能风采 促乡村振兴”为主题,以“简洁、绿色、安全、特色”为目标,设置砌筑、农机修理、养老护理、育婴、电子商务等11个比赛项目和手工刺绣、手工编织2个表演项目。大赛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和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32个代表团参赛参展,700余名选手参加全国决赛。同期还举行乡村振兴技能提升工程经验交流、“技能中国行2024—走进贵州”技能展示交流等活动。

  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开幕 谌贻琴出席并宣布开幕

  04《中法关于农业交流与合作的联合声明》发布

  日前,中法关于农业交流与合作的联合声明发布。其中提到,双方愿继续挖掘在乡村发展建设领域合作潜力,尤其是围绕青年农业人才、农业经营业态等方面加强交流。法方支持中国举办中欧美丽乡村论坛。

  中法关于农业交流与合作的联合声明

  

  云农要闻

  01中央第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云南省动员会在昆明召开

  

  5月9日,中央第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云南省动员会在昆明召开。 雷桐苏 摄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根据二十届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第2次会议精神,中央第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近日进驻云南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督察。5月9日,督察进驻动员会在昆明召开,督察组组长叶冬松、副组长李云卿分别就做好督察工作作了讲话,云南省委书记王宁进行了进驻动员,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予波主持。

  根据工作安排,中央第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进驻时间为1个月。进驻期间(2024年5月9日—6月9日)设立专门值班电话:0871-63189600,专门邮政信箱:云南省昆明市A614号邮政信箱。督察组受理举报电话时间为每天8:00至20:00。根据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和督察组职责,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主要受理云南省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来信来电信访举报,其他不属于受理范围的信访举报问题,将按规定交由被督察地方处理。

  中央第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云南省动员会在昆明召开

  02全省耕地保护工作会议强调:为高质量发展夯实耕地充足粮食安全基石 王宁作出批示 王予波出席会议并讲话

  

  5月6日,全省耕地保护工作会议在昆明举行。 顾彬 摄

  5月6日,全省耕地保护工作会议在昆明举行。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省委工作要求,有力有效守护好每一块良田沃土,为高质量发展夯实耕地充足、粮食安全的稳固基石。

  省委书记王宁作出批示。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予波出席会议并讲话。

  全省耕地保护工作会议强调:为高质量发展夯实耕地充足粮食安全基石 王宁作出批示 王予波出席会议并讲话

  03全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动“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现场会举行

  

  5月10日,全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动“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沾益区举行。顾彬 摄

  5月10日,全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动“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曲靖市沾益区举行。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予波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中央及省委农村工作会议部署,用“千万工程”引领“三农”工作,不断增强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

  省委副书记石玉钢主持。

  全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动“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现场会举行

  04第十九批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工作开始了

  为推动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进一步壮大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队伍,近日,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协调领导小组印发通知,决定开展第十九批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工作。

  通知指出,申报企业必须具备综合实力较强、联农带农作用突出、履行社会责任好等条件,同时不存在非法集资、涉黑涉恶等情况,具体要求遵照《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办法》(云农企〔2017〕6号)的基本标准执行。

  6月30日截止!第十九批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工作开始了→

  

  州市动态

  01昭通绥江:立夏时节插秧忙

  

  农民们抢抓农时忙插秧(5月5日摄)。新华网发(绥江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立夏时节,正是水稻插秧忙的日子。连日来,昭通市绥江县的农民抢抓农时忙插秧。农民们挽起袖子,卷起裤腿,在田里来回穿梭插秧,处处是一派热闹的农忙景象。

  02普洱镇沅:双孢菇铺起“共富路”

  

  务工人员忙着采摘双孢菇。人民网记者 程浩 摄

  眼下,走进位于普洱市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古城镇河西村的双孢菇种植基地,一朵朵白色滚圆的双孢菇长势喜人,20余名务工人员正在采摘鲜菇,整个基地一片繁忙景象。镇沅县双孢菇种植基地占地56.68亩,由上海市金山区、中国宝武钢铁集团、镇沅县三方共建,引进上海联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进行科学化、智慧化种植,预计年生产销售鲜品蘑菇2100吨,年销售收入可达2100余万元。基地在促进群众就近就业的同时,也将带动周边群众参与蘑菇种植,助力当地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03施甸县酒房乡:樱桃挂满枝头 游客采摘尝鲜

  

  游客采摘樱桃。图源:云南日报

  春末夏初,保山市施甸县酒房乡酒房村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的樱桃树上,挂满了鲜红的樱桃。在酒房村老酒房自然村村民李光祥家的樱桃地里,他和工人们正忙着采收樱桃。在樱桃地里,除了工人们忙碌的身影,还有不少游客正在体验采摘农趣。这几年,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开发,前来李光祥家樱桃园采摘的游客越来越多。据了解,酒房村樱桃种植面积超过1200亩,覆盖4个村民小组200余户农户,实现年收入60余万元。每年赏花季吸引游客5000余人次,采摘季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

  

  农事提醒

  我省中东部地区降雨持续

  抓住节令及时栽播秋粮作物

  目前我省滇中以北地区夏粮处于成熟收获期,其余地区已收获,烤烟处于移栽成活期,一季中稻处于育秧至移栽期,夏玉米处于播种出苗期。

  一、夏收夏种进度

  据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统计资料,截至5月6日,已收获夏粮近8成;已播种秋粮1736.8万亩,同比快8.46万亩,其中,中稻栽插63.67万亩,同比慢1.78万亩;玉米970.89万亩,同比快9.10万亩;马铃薯503.81万亩,同比快0.44万亩;大豆73.02万亩,同比快0.75万亩。

  二、夏收夏种措施建议

  (一)我省中东部地区宜抢墒播种玉米等旱地作物,及时移栽中稻,争取满栽满插。

  (二)已播种的旱作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查苗补缺、间苗定苗。

  (三)滇中以北地区应抓住降水间歇及时收获夏粮。

  (四)楚雄州北部、大理州东部土壤持续缺墒,需注意节水抗旱。


原文链接:https://nync.yn.gov.cn/html/2024/yunnongkuanxun-new_0516/41161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