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市场网

您好 欢迎来到农资市场网!

农资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社会资讯

创新“3456”工作法 “潼船”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合作园区打造协同发展样板区

时间:2024-12-25 来源: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遂宁市船山区主动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创新开拓“3456”工作法,以“三统、四链、五良、六创”为路径,与重庆市潼南区携手共建集蔬菜供应、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万亩优质蔬菜产业园,打造成渝地区农业区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板。

  一是聚焦“三统”建体系。坚持统一谋划,共同编制渝遂绵优质蔬菜生产带建设实施方案,沿涪江流域共同打造37万亩优质蔬菜生产基地,其中船山区17万亩、潼南区20万亩。坚持统一标准,整合两地人才、资源、产业优势,共同组建蔬菜行业协会,制定、修订蔬菜种植标准24个,推动建立特色蔬菜产品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坚持统一项目,用好用活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机制,共同投入建设资金5000万元以上,聚焦产业基地、现代科技装备、加工物流、新产业新业态和品牌营销等重点发力,全面形成两地政策引导及资金共享格局。

  二是聚焦“四链”优结构。充分利用涪江流域连坝成带资源优势,成片成带成规模发展白萝卜、白菜、莴笋等特色优势蔬菜,协同开展植物疫情与农作物重大病虫害联防联控,建强生产供应链。实施农产品加工提升工程,共建鲜菜加工配送车间、洗消中心、冷藏冻库、烘干房等加工设施50余座,蔬菜初加工处理能力达85%以上,积极开发萝卜卷、休闲食品等加工新产品,完善产品加工链。坚持蔬菜产业与和美乡村建设一体化推进,扎实推动遂潼涪江风情画廊、农房风貌整治、蔬菜大地景观等农文旅融合项目,园区年接待游客达50万人次,拓展业态功能链。坚持“区域品牌+产品品牌”融合发展,携手打造泡萝卜、泡海椒、泡青菜等“嗨菜乐园”和遂小鹅、李花茶等特色农产品品牌,搭建蔬菜交易市场5个、收购网点38个,农产品线上线下展销公用对接平台3个,激活品牌价值链。

  三是聚焦“五良”提能级。全域开展“良田提标、良机提效、良种提能、良技提质、良法提级”五良提升行动,推广肥料新品牌和施肥新技术等,不断提升耕地质量等级,着力农业机械化作业条件改善,推动农田地块小并大、短并长、陡变缓(平)、弯变直、零变整和互联互通,切实解决农机下田难问题,共同建成科技研发及数字展示中心、科技小院、温室育苗中心等现代化产业配套设施,新改建标准化蔬菜良种示范基地1000亩以上,联合认证绿色蔬菜产品75个、有机产品42个,申请蔬菜产业国家科技计划2项,共建项目转化成果库1个,园区内主要蔬菜良种覆盖率达99%以上。

  四是聚焦“六创”强保障。结合本土实际,创新开拓“农事服务、土地承包、用地改革、主体培育、集体经济、利益联结”6项保障机制。累计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0余个,成立绿色蔬菜种植专业联合社,统筹利用区域内现有新型农业机具,探索多主体多业态的农事服务体系,打造遂潼农事协作服务平台;在船山区深入实施“三块地”改革,累计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4000亩,探索完善“最低保护价+二次返利”“公司+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创造就近就业岗位130个,实现村集体收入增长30%以上、户均增收1.5万元。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4/10/15/277492da4f4d43558272c80cd3aa896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