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 种养循环为农业增“绿”添“金”
2024年5月28日,阳光明媚,在华容县新河乡十三刀村的腾欣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阳光玫瑰基地里,工人们正在大棚里忙着剪枝疏果,一串串青翠欲滴的阳光玫瑰从藤架上垂下,在阳光映射下,晶莹剔透、浑圆饱满。
基地负责人万晋告诉记者,他的基地一直都施用有机肥,以前是从浙江购进,如今县里实施了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为他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有机肥的价格降下来了,施用也方便,生产的葡萄因为口感好、品质高,直销广州、深圳、香港等一线城市以及越南:“我们的葡萄施了有机肥之后,口感风味很好,吃到嘴里味道很自然,吃了还想吃,很像儿时的味道。所以每斤销售价格也比施用化肥的高2到3块钱。”
作为全省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之一,华容县创新提出了“统一规划、分片实施、联合经营、有偿服务、适度补助、滚动发展”的运营模式,以就近还田、就地消纳为原则,根据华容县地理特点和养殖场所分布情况,将粪肥还田工作分为4个片区,分片管理,既提高了服务效率,也降低了运输等服务成本。
湖南新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华容县公开遴选的第三方服务组织之一,该公司自主研发了PE沼液发酵贮液罐,与种植户达成协议后,将贮液罐安装在田边,安装贮液罐数量根据施用面积大小而定,将经过发酵、沉淀等处理后的沼液转入田间PE沼液发酵贮液罐内,待作物需施用追肥时用,施肥时结合田间灌水,形成水肥一体化模式,养分利用率更高,肥效更好。
万庾镇月形村的千亩双季优质稻基地委托新耘公司为其施肥,应用沼液提质增效水肥一体还田模式,提高了水稻产量,改善了稻米品质。基地负责人李军看着碧绿的稻苗,满脸笑容:“专业合作社的罐车将沼液拖到主渠道里,按比例掺水,让它有效混匀,极大提升肥效,再经过主渠道,1000多亩地的每一块田都能灌洒到。早稻和晚稻用了这个有机肥,价格和质量都有很大提升。我们的晚稻品种是玉针香,经过了有机认证。”
湖南新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必华介绍,公司每年可处理10万立方米的畜禽粪污,对于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客户都十分认可:“我们服务的模式是将养殖场的粪污通过发酵、三级沉淀后,用槽车运输到种植大户的田间。通过两年的运行,用户都非常认可,对农产品品质有很大提升,对效益也有所提高。这种模式也解决了养殖场的粪污处理难问题。”
同为第三方服务组织的华容县三封寺镇惠农服务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东山镇和三封寺镇的粪污收集处理和施用服务,一到用肥高峰期,负责收集和运输的潘国泉基本是从早忙到晚:“高峰期的时候,罐车一天可以拉十一二趟(沼液肥),拖拉机一天可以拖三四十车。”
为了更好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华容县加速推广粪肥还田技术,组织技术人员开展设备攻关,自主研发堆肥撒施机、液体施肥机、多功能一体蔬菜移栽机,实现了粪肥施用全程机械化;同时将粪肥机械化还田、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高效栽培等技术集成创新,实现了农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据第三方检测单位提供的粪肥质量检测报告,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土壤pH值下降0.07,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2.03克/千克。试点项目实施3年后,绿色种养循环模式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常规施肥提高7.9%。
华容县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长周江介绍:“我们华容县2023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面积达到8万亩以上,促进全县畜禽粪污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改良了土壤,提升了耕地的质量,减少了化肥的用量,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形成了多种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模式和组织方式,为大面积推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的项目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023年华容县绿色种养循环试点示范区粪肥还田数量21万吨(方),其中堆肥还田数量15万吨、肥水(沼肥)还田数量6万立方米。据统计,施用粪肥+配方肥比习惯施肥区(纯化肥区)亩均增产10%,比对照增加产值232.7元/亩。试点项目带动全县22万亩大田施用有机肥,带动全县作物增产11%,带动节本增收500万元。
华容道皱皮柑是华容特产,尤以东山镇的风味更为独特,东山镇农夫皱皮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蔡军正是在试点项目的带动下开始施用有机肥的,并逐年扩大了种植规模,他指着100多亩嫁接苗,喜滋滋地告诉记者:“我的皱皮柑施用有机肥以后,果树长势非常好,(果子)卖相也特别好,亩产值2万多元。”
相关附件
原文链接:http://agri.hunan.gov.cn/agri/xxgk/gzdt/sxdt_1/202406/t20240618_3332973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