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树品牌铸口碑 特色农产品跨山越海
眼下正是西瓜上市季节,营口市盖州市太阳升街道黄大寨村的小黄旗西瓜以瓜瓤红、口感好、肉质细脆、甜度高的地道盖州味儿,引爆各地食客的味蕾。黄大寨村种植西瓜4000亩,每年产量5000万斤,去年,黄大寨村登上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榜单。
“亿元村”背后,有着怎样的产业振兴密码?黄大寨村干部告诉记者,他们主要做到了四点:技术升级,采用无公害栽培技术,让绿色、健康成为品牌标签;成立合作社,通过集中采购、统一销售等方式,降低种植成本,提升竞争力;申请注册“营润”品牌,提高知名度;推出“二维码”,让小黄旗西瓜有了自己的“身份证”。
与黄大寨村一同登上亿元村榜单的,还有全国丝绢第一镇——盖州市榜式堡镇马连峪村,柞蚕养殖是该村的特色项目。
榜式堡镇凭借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孕育了独特的柞蚕产业,形成集柞蚕生产、绢丝加工、品牌包装、销售运输于一体的产业模式。其中,马连峪村是全镇柞蚕放养和深加工规模最大的村,产值超过3亿元。其中,“金马绢纺”成为辽宁省龙头企业,产品销往全国并出口加拿大、德国、日本等国。
小黄旗西瓜、马连峪村柞蚕成为盖州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的缩影。
盖州位于辽东湾东岸,从高山递减至潮间带滩涂,汇聚了山地、丘陵、平原、河谷、盐滩、湿地、海蚀礁崖等复杂地貌,让这里有了丰饶别致的物产,素有“北方大农业缩影”“辽南鱼米之乡”等美誉。近年来,盖州市坚持“乡村振兴,盖州先行”发展理念,不断将山海林泉等丰富资源转化为农林牧渔发展优势。
作为辽宁绒山羊发祥地、优秀种群繁育地,盖州市通过举办绒山羊优质种羊推介大会和种羊竞卖大会,政府搭台推动优质种羊资源走向全国,全面提升辽宁绒山羊品牌价值,助推产业提档升级。目前,盖州绒山羊养殖量达110多万只,羊绒产量440吨,羊业产值16亿元,成为农民致富的“领头羊”。
盖州果业发展历史悠久,距今已有百余年,是盖州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盖州市注册了盖州苹果、盖州西瓜等8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中,盖州苹果还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在农特产品领域,盖州海蜇加工及出口量居全国之首,占全省80%、全国60%份额,是全国最大的海蜇捕捞场和国家海蜇出口基地,拥有海蜇加工业户500余家,年销售量14.5万吨,产值达15.5亿元。
潮涌河海,正当弄潮;岁月催征,奋发其时。盖州市将全力推动资源转化,挖掘发展潜力,释放发展动能,打好打赢攻坚之年攻坚之战,在建设“富庶活力、美丽幸福”现代化新盖州的征程上阔步前行。
原文链接:https://nync.ln.gov.cn/nync/index/nyyw/zsqsnyxxlb/2024073014252077006/index.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