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大连市植保系统强化虫情监测预警 有力防治二代棉铃虫害
受气候条件、虫源地发生情况等因素影响,自6月下旬以来,二代棉铃虫害在大连市大豆、花生等作物上普遍发生。根据市植保机构调查,本次二代棉铃虫虫情在我市发生总面积62.33万亩(大豆41.99万亩、花生15.11万亩、玉米5.01万亩、露地蔬菜0.22万亩)。大连农业农村局持续强化虫情监测预警,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对二代棉铃虫害进行科学有效防治。截至7月5日,所有发生地块均已落实应急防控措施,未对全市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一是快速反应,立即开展虫情处置。6月24日,发布《二代棉铃虫发生趋势预报》,组织进一步强化棉铃虫监测。6月27日,监测发现瓦房店市谢屯镇突发高密度棉铃虫虫情后,第一时间调派植保无人机开展飞防作业,有效控制虫害危害。6月28日、29日,连续派出工作组现场指导农户科学防治,确保损失降到最低。
二是紧急发动,立即启动全面普查。组织发动市、县、乡、村4级植保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开展系统调查,对重点地块、重点作物开展拉网式筛查,并对虫情发生情况进行日调度。紧急拨发性诱捕器等监测设备650套,增设棉铃虫等病虫害监测点45个,对重点地区进行跟踪监测,确保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防控。
三是迅速预警,立即组织应急防控。紧急发布《二代棉铃虫发生警报》,通过微信、电话等多种方式,传达到乡、到村、到户,进一步明确防控时期,对防治用药等提出指导性建议。同时派出3个救灾专家团队赴全市重点地区开展实地督导,指导农户紧抓幼虫低龄关键期开展应急防治。
四是巩固提升,及时开展应急演练。7月5日,组织全市植保机构和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80余人,在普兰店区开展农作物病虫害应急防控演练,规范病虫害应急响应启动程序,锻炼应急防治队伍,全面提高病虫害应急防控能力和水平。同时,邀请大连电视台对本次应急演练进行专题报道,提升社会关注度,进一步提高棉铃虫科学防控技术覆盖率和到位率。
原文链接:https://nync.ln.gov.cn/nync/index/nyyw/zsqsnyxxlb/2024071710525538865/index.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