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市场网

您好 欢迎来到农资市场网!

农资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社会资讯

[营口]弘扬工匠精神 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24-12-12 来源: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乡村工匠名师,既是技能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活态传承乡村优秀文化、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宝贵资源。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辽宁省乡村振兴局联合省教育厅、工信厅等7部门,评选了我省第一批乡村工匠名师共27人。盖州市伊尔根觉罗氏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赵聪卓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葫芦雕刻手工艺人邹营康荣获“辽宁省乡村工匠名师”称号。

  赵聪卓自幼学习剪纸技艺,弘扬剪纸文化,是营口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曾获得全国大学生创业典型、辽宁省创业带动就业先进个人等称号以及辽宁省剪纸艺术大师终身成就奖,其剪纸作品《清明上河图》获得省级金奖,目前担任营口伊尔根觉罗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职务,于2023年被聘为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兼德育导师,教授剪纸技艺。

  赵聪卓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大学毕业后,在盖州市归州满族镇槐树房村内,以独资经营模式,创办了一家专门从事于剪纸工艺品文化传播的企业。创业初期,赵聪卓和他的16名伙伴只在20多平方米的手工作坊,从创作、采购到营销,走过了一段艰辛之路,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给予他场地补贴、税费减免等支持,成为他奋勇向前的动力。

  如今已有4个门店,2处工作室,2家公司,在全国剪纸类企业中规模首屈一指,剪纸团队队员有1600余人,其中大学生占比55%,农民占比25%,非遗传承人社区待业人员占比20%,实现年收入380余万元。赵聪卓利用村民冬季休息时间带领大家剪纸而为村民增收、深入高校开展剪纸技能培训,吸收优秀手工剪纸爱好者为公司员工、招聘营销精英从而通过创业带动就业,累计带动就业60余人,其中包括贫困大学生、社区待业人员、村镇低保边缘户。剪纸队员时常深入农村、养老院、社区、幼儿园等开展学习剪纸技艺的公益活动,让更多的人喜欢剪纸,通过培训让村民在冬闲时节掌握剪纸技能,为他们创造第二份收入。他研究开发剪纸课程可以专门用于缓解儿童多动症、青少年自闭的心理干预,公司成为台湾大学生和法国里昂大学留学生来辽参与传统文化的研习观摩基地。

  保护非遗文化,传承传统技艺

  邹营康,出生于盖州什字街镇,从小学习葫芦雕刻技艺,积累了丰富的雕刻经验和雕刻技巧,自2012年起成立了葫芦雕刻个人工作室,曾获得2018年的辽宁省工艺美术文化产业博览会“工匠部落”杯金奖,2023年中国葫芦岛葫芦文化节工艺精品展获收藏级金奖,是营口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盖州市文化艺术促进会副主席、盖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营口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他传承的盖州葫芦雕是传统美术手工技艺,也是盖州市县级及营口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邹营康在多年的葫芦雕刻时间里,一对一的培训数个葫芦爱好者,至今已有数十人从事葫芦工艺行业,其“艺品居葫芦工作室”位于盖州市什字街镇辛屯村,手工艺葫芦制作不仅仅是一项手工技艺,还可以通过培养手工技艺,带动培训残疾人、弱老及半劳脱贫户增收致富,增强他们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邹营康在传承祖辈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他的雕法主要有阳雕、阴雕、透雕等。盖州葫芦雕的用途很广泛,传统的葫芦雕有观赏价值,也有极高的收藏价值,更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在现代文化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实现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通过培育乡村传统工艺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支持乡村工匠自主创业,领办创办特色产业,建立健全联农带农机制等,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带动群众稳定增收,是未来实现全面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

  


原文链接:https://nync.ln.gov.cn/nync/index/nyyw/zsqsnyxxlb/2024070314445462021/index.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