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双井子村:产业化让大米插上“金翅膀”
营口市老边区边城镇双井子村因地制宜,利用水田种植香米优势,村集体经济产业化运营“营国双”香米品牌。产业化让大米插上“金翅膀”,为村民创造“大财富”。
眼下,正值水稻插秧时节,在老边区边城镇双井子村的水田里,伴随着一阵阵“轰隆隆”的机器声,农机手熟练地装秧,操作着水稻插秧机来回穿梭,一盘盘秧苗随着插秧机的运转整齐地栽植在水田里。不到半个小时,一整块水田就穿上了崭新的“绿装”。老边区边城镇双井子村集体经济负责人单国栋告诉记者,“机械化插秧宽窄、深浅一致,效率高、质量好,压缩了插秧的成本投入。”
双井子村共有水田2700亩,5月20日开始,农机户陆续展开水稻机插作业,计划5月末插秧工作全部结束。
据了解,双井子村依托2700亩水稻种植优势,通过深入调研论证,明确产业发展方向,成立村集体经济国双米业有限公司,采用“党支部+公司+科研单位+农户”模式,带动全村75户250人种植香米,打造“营国双”大米品牌,并实现上市销售。形成了统一育苗、统一插秧、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统一销售的产业运营模式。
今年,为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双井子村利用60亩水田先行先试,种植长粒稻花香品种香米,新品种比圆粒香米口味更香甜,售价每斤将提高30%。同时积极推进粮谷加工厂项目建设,目前粮谷加工厂主体工程已经完工。该加工厂投入使用后,每年可磨米1千万斤,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在满足本村大米加工需求外,还可满足周围三个村的磨米需求。老边区边城镇双井子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徐晓辉说:“粮谷加工厂投入使用后,将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水稻产业链条,进一步拓展产业增值空间,提高农民收入。”
原文链接:https://nync.ln.gov.cn/nync/index/nyyw/zsqsnyxxlb/2024060515245331076/index.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