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市场网

您好 欢迎来到农资市场网!

农资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膜

理顺尿素产业链 加快推进市场化

时间:2010-06-22 来源:  作者: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文,决定从6月1日提升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230元/千立方米。这一决定无疑给持续低迷的尿素产业雪上加霜。然而多数业内人士接受此次天然气提价,认为这符合了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发展方向,并且利好于我国尿素产业的健康发展。华农农资连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小兵也持有相同观点。他认为,不能就天然气来谈论天然气,我们关注的尿素产业,天然气涨价只是一个信号。目前,我国尿素产业的政策导向、资源结构等有不尽合理的地方,导致行业在崩溃边缘徘徊,所以理顺尿素产业链,加快推进市场化是尿素产业下一步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黄小兵就我国尿素产业发展提出了如下观点:


  

  需要营造公平环境

  从全球情况看,国际上整个氮肥的生产,尿素生产基本上85%以天然气为原料,而我国仅占20%左右;但是国际上天然气消费结构上来说,国际上氮肥天然气使用量只占5%,但是我国化肥使用天然气量超过30%。

  上述两种现象可以反映出我国的能源结构不能以石油、天然气作为主要生产原料。我国石油、天然气都需要进口,而煤炭却可以出口。从我国的能源结构是以煤为主,所以未来行业的发展还是应该以煤为主。

  我国煤炭行业早已全面市场化,气头尿素生产企业却还享受政策优惠。虽然此次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上涨230元/千立方米,但是相对于其他工业用气还是有优惠。我国天然气依赖进口,而煤炭却在出口。

  我国的煤炭从最初的200元/吨上涨至1200元/吨,现在煤头尿素生产企业基本上都在亏损经营,而天然气价格却一直受政策的保护未有上涨。所以在尿素生产上,政策有失公平,应该完全将市场放开,取消尿素生产企业天然气优惠,加速我国能源结构调整,深化尿素产业改革。

  目前,我国天然气价改还没有到位,与国际价格还有很大价差,所以后市还有上涨的可能。考虑到我国民用气价格和中石油等上市公司股市平稳以及企业承受能力等多重因素,天然气改革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可以说,天然气提价只是尿素市场化的一个信号,现在许多尿素企业在担心煤电气的上涨,这就证明他们还存在依赖心理。放弃所有的优惠措施和限制措施,将尿素市场完全市场化才符合我国加快产业变革和结构调整的基本方针。

  

  提升核心技术需政府支持

  可以说,此次天然气涨价,是符合我国能源体制改革发展方向的,同时也逐渐理顺了行业关系。气头尿素生产企业不应该抱怨涨价,而应冷静下来自问一句:“天然气涨价,我们准备好了吗?”

  既然我国的能源结构是以煤炭为主,所以尿素生产原料重新回归到煤炭上来是符合我国能源结构调整方针的。我国现在尿素生产主要以煤炭为主,但是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同样制约着我国煤头尿素企业的发展。

  这就提出了怎么解决提高煤炭综合利用率的问题。实际上行业内熟知,提高煤炭利用率核心技术就是洁净煤技术,而洁净煤技术的核心就是煤气化。要想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必须采用效率高、投资少、易于在国内制造设备的煤气化技术。

  然而,政府在引进国外先进煤气化技术上也做了很大努力,但是付出的代价也非常巨大。可见我国煤气化技术应用推广还存在一些尚不能解决的瓶颈。

  首先,引进国外技术装备投资过大,大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难以承受动辄数亿元的投资,而且国外这些技术的共同点是原料煤要求严格。这样的煤气化技术要应用于我国中小化肥企业,具有较大难度。

  其次,长期以来,我国煤气化技术全部依赖国外公司,并为此付出了高昂的技术和专利费用,而我国国内技术产业化进度非常慢。国内虽然已有自行开发的两段干煤气化粉气化炉和四喷嘴气化炉,对于新建煤气化装置或对原有煤气化装置进行技术改造,都是一项可供选择的好技术。但这些前景看好的自主技术都缺少大型化的商业化示范装置,或对煤种要求严格,尚不具备大规模推广的条件,难以满足大型煤化工项目发展的需要。

  所以,与其大规模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不如政府用这部分资金来鼓励国内先进技术的研发。我国《“十一五”化学工业科技发展纲要》中提出,对于化肥工业中的氮肥,将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煤气化技术。但政府目前还没有强制性的必须选择新技术的环境保护支持政策,缺乏系统、全面的激励政策,缺乏足够的财政补贴。政策不配套,企业自然也就缺乏动力。

  

  理顺尿素市场化产业链

  事实上,尿素的上游天然气、煤炭等价格不断攀升,终端农民的粮食价格也在屡创新高,然而尿素价格却持续跌落,出厂价格在成本线边缘挣扎,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现在国内市场低迷,出口受阻,结果导致2000万吨的过剩产能无法释放。所以,尿素行业政策调整势在必行,并不能仅凭调高生产原料价格来胁迫企业停产。

  我国现行的淡储旺销和淡旺季关税政策,在前几年的确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现在不止是尿素,整个化肥行业全部产能过剩,却无处释放。所以政府如果改革,就应该从行业结构、企业结构、原料结构、产品结构全面深化改革。从原料上不应再有政策补贴,而是通过资金扶持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尿素产业煤气化技术改造。关税应全面放开,结束淡旺季关税,实行全面市场化。

  我国尿素的整个产业链从生产原料开始,到终端消费农民的购买结束,都进入了上涨通道,唯有尿素进入下滑通道,这就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政府部门应该及时调整政策应对尿素行业危机。供求是价格的决定因素,只有保护好供给,才能平稳市场。最根本的是保护好产能,保护好供给能力。所以,加大市场化程度,从生产到流通全面放开,减少政府干预。如果市场化后,尿素上涨,政府补贴可以跟进,这对农民也不会构成影响,目前我国对农民的补贴力度还是比较小的。

  现在的企业都在煎熬之中,如果尿素产业持续处于紊乱之中,那么势必会有部分企业放弃尿素生产,等到企业全部因价格低迷无力支撑而死掉之后,中国变无产能可言,届时谁来保护我国农业的生产。如果说行业的没落不是因为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而是由于政策的不平等、不合理,那么这个行业是可悲的。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