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市场网

您好 欢迎来到农资市场网!

农资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化肥

水稻的施肥种植方法?

时间:2010-06-04 来源:  作者:

    水稻从出苗到成熟一直都需要吸收养分,但不同时期对养分的吸收是不同的。


    一般水稻吸收养分的规律是:分孽前由于苗小, 同化面积较小, 干物质积累不多, 因而吸收养分相应地较少, 其中氮较钾、 磷多;随着稻株叶面积的加大, 同化作用加强,干物质积累逐渐增多, 因而整个幼穗分化期吸收养分量最多, 从幼穗分化至抽穗期, 几乎占全生育期养分吸收总量的一半左右; 抽穗期至成熟期,吸收养分逐渐减少,这一时期吸收的氮约为总吸收量的1/6,磷为1/4、钾为1/5~1/4。


    从移栽至分孽终期,早稻养分吸收率一般比晚稻高,而从抽穗到结实成熟期,晚稻的养分吸收率又大于早稻。因此生产上实行早稻“重施基肥,早施追肥”和晚稻“增施追肥,酌施穗肥”的做法,是符合早、晚稻的吸肥特点的。一般基肥在移栽前结合耙田施入,亩用正丰生态颗粒肥20公斤加尿素5公斤。


    水稻在秧苗期,需要氮、钾肥较多,磷肥较少。但磷对于根系的生长和分孽很重要,而且对提高秧苗的抗寒力有良好作用,因此也要施足磷肥。秧苗施肥应根据育秧方式、秧龄长短和天气等具体条件因地制宜地掌握。早稻秧田要强调施足基肥,连作晚稻的早熟品种也要施足基肥,秧龄长的为防止秧苗徒长,一般不施或少施基肥。播种后施用优质草木灰盖种,既供给秧田所需钾、磷肥,还可吸热保温,防止烂秧。秧苗的“断奶肥”,无论哪种育秧方式都要施用,因这是秧苗从种子营养转到土壤营养的时期。早稻断奶肥能提高秧苗茎鞘内干物质的数量,促进根系生长,从而提高秧苗素质,为培育壮秧打下基础。


    “断奶肥”的具体施用时间,因栽培条件而异,在秧田肥力较低,无基础、秧龄较短的情况下,以一叶一心期施用为好;而在肥力条件好,秧龄长的情况下,则以二叶一心期施用为好。到了三叶一心期到四叶期要追施正丰生态根施宝。


    秧苗施起身肥(送嫁肥)是培育壮秧的最后一环。起身肥的作用在于提高秧苗基鞘的含氮水平,并促发一批粗短的白根,使移栽后的秧苗早发根,早返青。起身肥的施用时间要适宜,早稻秧苗在移栽前5天左右施用;晚稻秧苗在移栽前3天左右施用;密播的带土秧苗更不能早施。总之,要达到基部转色,色不上叶为原则。根据以上生长特性,应采取正丰生态根施宝及时追肥。

    (1)早施分孽肥:水稻分孽期是建立穗数时期,要及时追施正丰生态根施宝亩用1.5~2公斤,促其早生快发,稳健成长,增加有效分孽,不至于延迟孕穗、开花期。一般在插秧后6~9天施肥。耐肥品种和基肥不足的可适当多施。对密植田块和高产田,应切实掌握好追肥用量,并注意控制氮肥,防止叶片旺长而过早封行荫蔽。

    (2)巧施穗肥:水稻在幼穗分化至抽穗前这段时间施的肥叫穗肥。在幼穗开始分化时施肥,一般亩用正丰生态根施宝2~3公斤。同时叶面喷施正丰生态膏肥1~2次。可使每穗枝数和颖花数增多,在开始孕穗时施肥,可减少退化颖花数。同时,施用穗肥有促进穗大粒多的作用。但是,若穗肥施得过早,下节间伸长,抗倒伏能力差,会影响结实率;若施得过迟,不能及时供应养分,穗头变小,影响产量。一般可亩用正丰生态根施宝2~3公斤。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