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修剪的基础知识(三)
枝的种类及其作用
骨干枝与结果枝组 骨干枝就是起支撑和负载作用的枝,要求粗壮、结实。当然它的作用不仅仅是支撑,还有贮藏、运输养分等的作用。它的构成决定着树形,树形主要是由栽植密度即空间大小来确定。结果枝组是由若干个结果枝组成的,是生长结果的基本单位,它的功能就是结果,要求细柔、富有弹性。骨干枝和结果枝组的性质不同、作用不同,但二者是互相依存的关系。结果枝组只有多、细柔,骨干枝才能强壮;骨干枝只有少而粗,结果枝组才能多而细柔。
结果枝与生长枝 结果枝是指着生花并能开花、结果的枝条。不同的树种结果枝分类的长度也有所不同,如苹果树长果枝在15厘米以上、中果枝在5~15厘米、短果枝在5厘米以下;桃、李树等长果枝在30~60厘米、中果枝在15~30厘米、短果枝在5~15厘米、花束状果枝在5厘米以下。生长枝又称营养枝,是只着生叶芽而不能开花结果的当年生枝条。依其强弱又分为普通生长枝、徒长枝、纤细枝等。纤细枝会空耗营养,互相遮阳,应在修剪时疏除。在实际运用中,关键是明了那些是好的结果枝和有用的营养枝。
短枝与长枝 果树不同长度枝条数量的比例,称为枝类组成,一般以长、中、短枝及叶丛枝占枝条总量的百分比表示。枝条的长短,反映了这一枝条生长期的长短,如短枝的生长期15~20天,而长枝的生长期可以延续到秋季。由于枝条的生长期不同,因而制造的同化产物数量以及自留量和输出量亦有差异。从全树来看,长枝比例高,反映其生长势强,枝量增加快,但营养消耗多,积累少,往往结果少,质量差。不同树种、品种的生长结果习性不同,进入结果期所需的枝类组成也不同。
枝条长短的比例受树势的影响,也与修剪有关。总修剪量和短截量较大时,长枝较多;轻剪缓放、多疏少截,可以减少长枝的比例,并相应增加中、短枝的数量。可见,修剪可以改变果树的枝类组成,从而影响其生长和结果。
一年生枝与多年生枝 这主要是根据枝的年龄来划分的。当年所生的枝自落叶到翌年春季发芽为止,称为一年生枝;自发芽后到第二年春季为止,称为二年生枝。依次类推,再增一年则为三年生枝。在修剪上,枝段年龄越小,修剪反应越强烈。
- 关键词搜索: 果树修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