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市场网

您好 欢迎来到农资市场网!

农资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膜

棚室蔬菜施药注意什么

时间:2010-05-28 来源:  作者:
           多年来,病虫害防治提倡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防治原则。但要想棚室蔬菜稳产、高产,又不可避免使用各种各样的农药,那么在喷施农药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呢?   一、注意科学合理用药,延缓抗药性产生。   1、避免长期单一用药,选择新品种农药。单一用药容易使病虫害产生抗药性,降低防效。新品种(本棚室不经常使用)能减少用药次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防治效果,减缓抗药性的产生。   2、掌握适宜的用药量和药液浓度。一般情况下,药剂浓度越高药效越好,但过高的施药浓度造成药剂残留容易产生药害,而且还会增加病菌的抗药性。要严格按说明书进行药液倍数的配制。   3、控制施药次数,掌握合理的间隔期。施药次数过多过滥、间隔时期过短,容易产生药害。一般化学药剂的有效期是7-10天,所以每次间隔时间须以7-10天为宜。大棚蔬菜每月施药次数为2-3次,不超过4次。   二、注意防病的关键时期,做到及早预防。   1、第一个关键时期是苗期。育苗期间幼苗小、抗病性弱易受病菌感染,应喷施一次保护性杀菌剂,如百菌清、代森锰锌,确保幼苗不受病菌浸染。   2、第二个关键时期在定植缓苗后。缓苗后植株生长速度加快,病害容易发生应进行一次保护性喷药,使植株周围形成保护膜,防止病菌浸染。   3、第三个关键时期在幼果期。开花结果后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并进时期,叶片营养较差,易感病,应及时喷药防治。   4、第四个关键时期在采收盛期。采收盛期,植株吸收的一大半营养被果实带走,植株抗病性明显减弱,同时浇水次数增加,棚内湿度大,易发病。因此浇水前要先喷药预防,同时还要进行田间检查,发现中心病株立即用药。   三、注意提高喷药技术,保证用药质量。   1、喷药要全面。喷药时应做到不漏喷、不重喷、不漏行、不漏棵。从植株底部叶片往上喷,正反面都要喷均匀。   2、喷药时要抓住重点。中心病株周围的易感病要重点喷,植株中上部叶片易感病要重点喷。   3、确定好喷药时间。一般情况下光照强、温度高、湿度大时,作物蒸腾作用、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较强,茎叶表面气孔张开,有利于药剂进入,另外湿度大叶表面药液干燥速度慢,药剂易吸收而增强药效。但是光照过强、温度过高易引起药剂光解或药害,因此中午前后不宜喷药。实践中把握最佳施药时间是晴天上午温度20-25℃、湿度70-75%时喷药效果最好。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