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市场网

您好 欢迎来到农资市场网!

农资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药

大棚番茄灰霉病的田间识别与防治

时间:2010-05-25 来源:  作者:
  

        4月中旬出现的倒春寒,50年一遇,气温偏低,严重影响蔬菜生长发育,导致大棚番茄灰霉病发生严重。在东宝区牌楼镇、屈家岭何集办事处等地调查发现番茄灰霉病病株率达20-30%,严重的达到80%以上。菜农朋友要注意观察,及时防治。


        番茄灰霉病是低温高湿性病害,可为害叶、茎、花及果。叶和茎受害主要在苗期和成株期,呈水渍状软腐,上生灰色霉层;花瓣受害枯萎脱落;幼果受害,多在果柄处,初呈水渍状,后病斑呈淡黄褐色并密生灰色霉,病部凹陷,造成大量落果。


        防治方法: 一是摘除病叶病果,带出棚外集中处理。二是及时清沟排渍,降低棚内湿度。三是高变温管理:即晴天上午闭棚,当棚温升至30℃以上时开始放顶风,并保持1-2个小时;下午加大通风量保持棚温25℃,当棚温降至20℃时,关闭通风口,以使夜间棚温保持在15-17℃。四是药剂防治:灰霉病菌容易产生耐药性,农药要交替使用,晴天上午可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或灰绝600倍液或20%嘧霉胺600倍液喷雾,注意重点喷到病部及叶背面,喷药后及时通风;阴雨天可用10%速克灵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熏蒸。每隔7-10天用药一次,连续2-3次。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