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市场网

您好 欢迎来到农资市场网!

农资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化肥

野猪大肠杆菌病防治技术

时间:2010-05-24 来源:  作者:
    大肠杆菌病的防治 

  野猪大肠杆菌病多数因圈舍潮湿或圈舍不卫生及母乳蛋白质过高而诱发本病,主要症状是发病初期排泄与饲料同样颜色或类似乳汁样的稀便,后期粪便变成灰色或灰白色,个别变成黑褐色,带有腥臭味。个别病猪发烧40—41度,有的病猪并发上呼吸道感染或肺炎,对证治疗,仔猪大肠杆菌病的预防: 

  1、保持圈舍干燥,防止潮湿。 

  2、哺乳前必需用消毒液清洗母猪乳房后再让仔猪哺乳。 

  3、母猪于临产前20—30天各注一次仔猪大肠杆菌基因工程K88—STI—LT8三价灭活苗一次,产后仔猪3—5日龄注射一次。 

  仔猪大肠杆菌的治疗;对证治疗:胃肠道消炎药和收敛药同时使用,如体温高可同时使用退烧药,在粪便中培养出杆菌时,可用黄连素,硫酸链霉素等抗菌药治疗,用量按说明使用。对没有培养出杆菌的病猪可先减少投料量,降低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原来饲料中豆粕可以不加,待消化正常后添加),可口服碳末5—10克,一天一次,连用三天,为防止胃肠粘膜脱落,可同时用胃肠消炎药,如:肠炎清、混感全身灵等,用量按说明使用。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