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

您的位置: 首页 > 种子

重庆涪陵:加强种子市场监督管理,确保全区用种安全

时间:2010-05-24 来源:  作者:

 2009年江苏、安徽两省生产的“两系”杂交稻,由于出现持续低温阴雨寡照天气,“两系”制种不育系育性转换,自交结实,造成7万多亩制种田报废,此外还有约5.5万亩制种田母本自交结实比例高于常年,存在质量隐患,造成两系杂交稻紧缺,另外由于气候原因,全国水稻制种单产降低,水稻制种大省四川岗型水稻品种严重紧缺,出现套购、假冒现象。基于上述情况,涪陵种子管理站对涪陵区种子市场切实加强管理,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
    一、积极协调组织水稻种子货源,确保全区水稻生产用种数量。
     涪陵种子管理站在了解到全国水稻种子紧缺后,第一时间向区农委主任洪又亮反应该情况,洪主任高度重视我区水稻生产,非常及时的组织全区种子经销商,开了一次水稻种子调研会,对种子经销商逐个了解水稻进、销情况,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安排种子管理站具体落实,每十天调查统计一次种子购销情况,及时协调货源,确保了全区农业生产用种,未出现农民买不到水稻种子的情况。
    二、加强种子市场监测,严把全区种子进货关:涪陵种子管理站要求种子销售商原则不得进来源于江苏、安徽等地的“两系”稻种子,确实要销售的,必须要有种子纯度鉴定合格报告。同时要求对原产地是甘肃的玉米种子进行包衣,而且使用的种衣剂成分中必须要含有防治玉米瘤黑粉病等病害的药剂,严防玉米瘤黑粉病在涪陵区大面积发生,影响涪陵区玉米生产。
    三、加强种子检验,确保全区种子质量。
    1、加强种子委托检验。要求在 涪陵区销售的种子经销商,必须将所进种子送涪陵区种子质量监督检验站进行水分、净度、发芽率检验,合格的才能销售,禁止销售不合格种子。据统计,2009年10月—2010年3月,全区共检委托检验样品115个,样品合格率82%,其中,水稻合格率94%,玉米合格率73%,不合格指标主要是水分含量超标,少数是发芽率指标不合格。
    2、加强种子监督检验。在委托检验的基础上,加强监督检验,今年受市农委委托对全区6个种子销售单位进行了监督抽查,同时,受区农委委托对全区4个种子销售单位进行了监督抽查,维护了用种农户和种子经营者的利益。
    通过加强种子市场监督管理,确保了涪陵区农业生产用种安全。播种后,涪陵区种子有两个“零”投述:一是在水稻种子紧缺的情况下,种子数量“零”投述,二是春播后,种子发芽率“零”投述。到目前为止,全区水稻、玉米已实现满栽满插。(采阳)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