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繁制种遭遇35年最严重减产
受今年早春低温阴雨和后期高温热害的双重影响海南三亚市南繁基地九成春繁制种严重减产减幅50%以上亩产不足100公斤创南繁制种35年来最低产量纪录。近日记者继续调查了解到受资金亏损影响目前海南仍有2万多亩成熟制种杂交水稻尚在田间等待收割。
据了解今年海南春繁制种普遍减产部分地块接近绝收。据江西省萍乡市排上制种产业协会会长胡步东介绍今年春繁制种安排在三亚、乐东、陵水、东方、昌江五市县面积达8万亩预计比正常年头减产600万公斤亏损近4800万元。经过统计亩产低于75公斤的面积超过4万亩产量减幅过半创海南省南繁制种35年来最严重减产纪录。日前江西萍乡市排上制种产业协会已将受灾情况向当地农业部门反映要求财政给予补贴资金210万元为制种工人每人提供700元的路费保证3000多民工顺利返乡。
制种商孙得国告诉记者今年负责制种面积3000亩全部安排在三亚陵水一带由于插秧较其他品种早因此损失更大80%以上发生减产。目前平均亩产量75公斤按照收购价13元/公斤计算亩产值975元。但是今年每亩制种投入成本已达2100元对照亩亏损1125元总损失达337.5万元。
多数制种商出现亏本不少成熟杂交水稻还未收割。记者了解到受资金亏损影响目前海南仍有2万多亩成熟制种杂交水稻尚在田间等待收割主要集中在乐东、昌江、东方等地。“目前还欠部分地租肥料和农药费用一分钱都没给农资经销商天天过来追债哪有钱雇请收割机呀!”孙得国无奈地说。看到大部分育种田块都出现减产工人都没有心思再收割了。“那些没有及时补产或者双方仍然协商不下的制种商都不肯交出种子甚至他们还私下卖给广西过来的育种公司。”广东粤良种子有限公司刘经理说。
(揭育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