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市场网

您好 欢迎来到农资市场网!

农资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化肥

E-2001与生态农业/环境保护

时间:2010-05-12 来源:  作者:
 

1、问:什么是生态农业?

   答:生态农业,简单地说,就是在良好的生态条件下所从事的“三高农业(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它不单纯地着眼于当年的产量,当年的经济效益,而是追求三个效益(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使整个农业生产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把人类梦想的“青山、绿水、蓝天、生产出来的都是绿色食品”变为现实,也就是我国正在大力提倡的环境友好型农业。生态农业是伴随着整个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一种全新农业。为了搞好生态农业建设,一方面要注重总结与推广我国传统农业中适于生态农业的经验和做法,比如:合理轮作、种植绿肥、施用有机肥、生物肥等等。这些都是广大农民十分熟悉并且愿意接受的措施。另一方面,要加紧研究与大力推广先进的循环农业新技术,如:为了减少白色污染而研制的光解膜、生物农药、微生物肥、秸秆还田、节水灌溉等等。实践证明: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只有两个方面的措施结合起来了,效果才能更好。

2、问:E-2001生物肥与生态农业是什么关系?

   答:美国著名生物学家GorgeSara ntakos博士用毕生精力研究改良土壤,促进作物生长的非化学产品,率先提出“协合农业”(Synetgisricfarming)的理论,以保护环境为目的,致力于生态农业发明了E-2001生物肥。实践证明,该肥施入土壤后能使植物根际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区系,有益菌大量繁殖,数量大大提高,有害菌被抑制,数量大大降低,有益菌与土壤中有机物结合,形成团粒,克服了土壤的板结,建立起微生物—土壤—植物根际生态区系的良性循环,能够有效地保护耕地,节约资源,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提高城乡生态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有助于人们延年益寿。所以说E-2001微生肥是建立生态—环境友好型农业的有益帮手。

E-2001与环境保护

1、问:我国环境现状如何?

   答:当前,我国的环境现状可以用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的话来形容;“如果不迅速转变生产与生活方式,人类历史上突发性环境危机对经济、社会体系的最大摧毁,将可能出现在中国。”“无需等到下一代,我们这一代人就可能会承受这些灾难。”“我们的那一点经济积累根无法应对,经济危机经过几年的宏观调控可以恢复,社会危机付出政治成本也可以平息,而环境危机一旦产生,就不可逆转,会成为民族灾难。”如今,在我国经济增长神话的背面,有这样一幅悲惨的景象:中国有三分之一的城市人口居住在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全国七大水系中只有40%基本达到饮用水标准,大部分已是四、五类水质(注:四类水为重度污染,五类水则是严重污染,五类水以下水“不可饮用,不可工业用,不可农业用”,已丧失水的功能,科学地说,已不是“水”)。90%流经城市的河段受到严重污染,大部分湖泊氮、磷含量严重超过地面水水质标准,在东部和西南地区被调查的200多个湖泊中,有80%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水生生态系统全面退化,全国已很难找到安全的饮用水。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我国七大水系水质迅速恶化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政策决定的,不少地方政府奉行的是以GDP增长为中心的社会发展观,他们认为,经济发展是硬道理,只有挣钱是最重要的。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是“要钱不要命”,它牺牲了全中国人和子孙后代生存的环境来维持它的所谓经济高速增长。特别是在一些 “激情燃烧”的地区和行业,情况更加糟糕,其环境污染已经远远超出了环境容量。现任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批评那些“以牺牲环境代价换取的繁荣是表面的、虚弱的,是推迟了执行的灾难”。值得欣慰的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把环境保护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历史任务摆在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为此,国务院近日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这个《决定》深刻分析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认真总结国内外环境保护经验教训、深刻认识环境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未来515年环保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进行了规划和部署,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标志着我国以环境换取经济增长,进入了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我们希望社会各种力量联合起来,一起为促进环境问题的解决做一些富有成效的事,让蓝天不再哭泣、让碧水不再蒙羞......

2、问:E-2001微生物肥对改善环境质量能起什么作用?

  答:1)减少化肥的用量:生产化肥需要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能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等,通常1.5公斤石油可生产1公斤化肥。E-2001生物肥能减施化肥用量提高和改善环境,将E-2001生物肥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在保证产量的情况下,可减施化肥本身给改善环境质量带来巨大好处,还可以减少农业成本的投入;

2)提高化肥利用率:长期检测表明,化肥氮源施入土壤后,被植物吸收利用的仅为30%,最低为1324%,其余的通过土壤中发生的各种化学作用产生气态氮排入大气中,或者经灌溉水、雨水的淋溶流失,污染了环境。而E-2001生物肥施入土壤中,有效微生物在植物的根际大量繁殖产生大量粘多糖,以及有效微生物产生的孢外酶分解的有机物与植物分泌的粘液、矿物胶、有机胶体结合,形成土壤团粒结构,增进了土壤蓄肥保水能力,把水和施入土壤中的有效微生物产生的代谢物蓄积在土壤团粒中,从而大大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减少流失提高和改善了环境质量;

3)减少农药施用量:E-2001生物肥的施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从而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量,减少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量,可以大大减少农药对食品的污染;

3、问:与一般微生物肥相比E-2001生物有那些优势?

   答:在目前阶段,我国一般微生物肥料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不高,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存放较多质量问题。表现为:有效活菌数含量低、有益菌种不足、无效和有害杂菌多,耐盐性能低下,有效期短,细菌在土壤中成活率偏低,造成生物肥对作物对增产的效果不理想,农民不爱使用。与这些生物肥相比,E-2001生物肥除具有一般生物肥的功效外还有显著优势;

1)有效期长:E-2001生物肥有效期长达十八个月。而国家农业部颁发的生物肥料标准N/Y22794中规定有效期是六个月。这就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为产品打入商品流通领域创造了条件;

2)“三耐”:耐高温,耐盐分、耐酸性。E-2001生物肥中所含有的数十种有益活性微生物,在南方高温地区、酸性红土壤应用增产效果仍然十分明显。耐盐性强表现在盐碱性较大的土壤上施用,对提高肥效、实现增产增收仍然有效;

3)有效活菌数含量高:国家标准规定,微生物肥料菌剂的有效活菌数2亿,毫升,E-2001生物肥料菌剂的有效活菌数≥10亿/毫升;

4)经济性:目前,正在我国推广应用的E-2001生物肥产品是从美国直接进口原液在国内严格按照美国的生产标准的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工艺进行分装,从而降低了运营成本,目前,E-2001生物肥与进口的同类产品相比性价比是最高的;

4、问:推广应用微生物肥料应注意哪些个问题?

 答:E-2001生物肥是经我国农业部批准正式登记的第一家进口水溶制剂微生物肥料。到目前为止,我国已获得国家批准正式登记的微生物肥料只有100多种,但实际上生产的厂家已超过5000家,市场上销售的生物肥料良莠不齐,广大用户对谁优谁劣很难判断,在推广应用中的确有很多生物肥料增产增收效果不佳。为了维护生物肥料的声誉,确保其使用效果,建议广大生物肥用户在推广应用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没有获得国家登记证的生物肥料不能推广。国家规定生物肥料必须经农业部指定单位检验和正规田间试验,充分证明其效益、无毒、无害后,由农业部批准登记,而且先发给临时登记证,经3年实际应有和检验可靠后再发给正式登记证。正式登记证有效期为5年。没有获得国家登记证的生物肥料,质量有可能出问题,不要大面积积推广使用;

2)有效活菌数达不到标准的生物肥料不要使用。国家规定生物肥料菌剂的有效活菌数≥2亿/毫升,而且应该有40%有富佘。如果达不到这一标准,说明质量达不到要求;

3)存放时间超过有效期的生物肥料不宜使用。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生物肥料的有效菌成活时间超过一年的不多,所以必须在有效期内尽快使用,越早越好,过期的生物肥料效果肯定降低;

4)存放条件和使用方法须严格按规定办。生物肥料中很多有效活菌不耐高、低温和强光照射,不耐强酸碱,不能与某些化肥和杀菌剂混合,所以,推广应用生物肥料必须按产品说明书进行科学保存使用。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