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治海:“成果丰硕的十年,充满期待的未来”
--湖北省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董事长 熊治海
从1998年国务院“39号文件”算来,中国农资流通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整整十年。回首这十年,可以说是改革取得丰硕成果的十年,是我们从不适应到适应、发展的十年。以“39号文件”为核心精神的农资流通领域改革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它打破了过去旧体制下农资公司一统天下的局面,更重要的是,它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垄断消失了,农资流通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各省级公司完成了市场化进程、企业化转变。与之相伴的是农资流通企业的思想认识发生了巨大的、根本的改变,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农资流通企业的市场意识增强了,竞争意识增强了,服务意识增强了,整体上从计划经济时代的以产品为中心转变到了以服务为中心。
我们湖北农资公司在这十年中也经历了一个思想、经营、体制、机制转变的过程,从最初的不能适应到现在适应的过程。过去我们和安徽、湖南等省级公司都是在一个起跑线上,但后来远远落后了,追根求源就是思想上不够解放,没有适时地转变观念。2003年以后我们在思想观念上转变后,狠抓了发展。先是抓网络建设,抓住商务部“万村千乡”工程的机遇,大力发展营销网络,目前在全省已建成2039家连锁店,农资销售的总量占到全社会农资总量的40%,销售额占到省社全系统的50%以上。其次,我们抓品牌建设,通过多年的努力使“湖北农资”在省内成为响当当的牌子,我们代理的德国“红牛”钾肥不印我们的牌子农民就要退货;今年春节后,宜化等大型生产企业主动上门要与我们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目前已经签了每年20万吨的联储联销协议,与生产企业的深层次合作说明我们已经改变了以前的形象和地位。
经过十年来,特别是近几年的市场磨练,全公司上下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过去计划经济时代长期养成的种种精神“顽疾”一扫而空。过去习惯于“等、靠、要”,习惯于“吃大锅饭”,经营不善大家不是想着去改变,而是去比看谁亏得多。现在大锅饭没了,压力变了;股份制改造,身份变了,大家的思想也就改变了,养成了“以业绩论英雄”的新观念,脑子里想的是如何发展;同时在企业内部也形成了有序竞争的观念,在此观念引导下,能者上庸者下也广为接受。目前我们9个控股公司,在分配制度、用人制度等方面都发生了可喜的转变,这些都得益于我们思想观念上的突破!
农资流通改革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未来农资流通企业的改革方向就是彻底的市场化,使它成为一个强有力的产业,更好地服务于三农。这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未来改革的动力。未来农资流通企业的改革将会朝着网络化、信息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企业整合的力度和范围将更大,我们有信心谱写下一个十年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