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价格一路下行 厂商叫苦连连
时间:2010-04-30 来源: 作者:
四月过半,农民已施过底肥,开始种植早稻,江西省内各地肥料市场普遍结束销售旺季。盘点今春市场,虽然销量大体平稳,个别地区甚至略有上升,但经销商、厂家却大都叫苦连连——肥料价格在销售旺季一路下行,让人大跌眼镜的同时,更是实实在在地影响了大家的“钱途”。去年下半年,较好的粮食价格,持续加大的农业政策补贴,较低的肥料价格,综合这些因素厂家普遍对今年春天的市场预期较为乐观,排产饱满,经销商冬储备肥也较为积极。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冬储后期的一波价格上升走势。
“今年不好做,走势实在让人看不懂。像这样旺季价格下跌的现象,近十年都没出现过。”面对今春的市场表现,本指望大赚一把的厂家和经销商都感觉有些落寞。
水稻是江西农业的当家作物,在水稻主产区,肥料销售分别对应于早稻、晚稻的种植时段而形成了上、下半年的大、小旺季。每年三四月份都是肥料销售最旺的季节,这一时段的销量往往能基本决定全年的销售情况。而按照以往的经验,这一时期的价格都呈升势,全年价格的相对高点也往往出现在这一时段。
细究今年这种“不合理现象”,其背后的逻辑却又十分合理——产量严重供大于求的行业基本面,西南大旱和北方雨雪的“雪上加霜”。铁一般的供求规律再次显示了威力。
对于这一轮由尿素“领跌”的价格下行,产能过剩严重被认为是主要原因。前期西南五省区干旱,肥料销售濒于停滞,加剧了市场上产品的相对过剩。以至于出现还没到销售季节价格就开始下行的情况。价格下行走势之下,农民普遍存在买涨不买落的消费心理。在江西,这个春天很多农民都改变了早、晚稻用肥春季一次买足的习惯,以防“早买吃亏”,形成了销量重心的错位。如此这般,对市场形成强大的“下行推力”。
面对此轮不寻常的市场走势,经销商也对风险和市场变化有更深一步的判断思考。在当前市场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快进快出、稳妥操作为大多数人所选择。
调整心态,降低预期。一位来自江西某县的经销商说:“想不到才是正常,这就是市场,都能看得清,都能赚到钱才是不正常。”在前不久召开的江西省肥料协会年会上,针对江西肥料后市走向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经销商大可不必丧失信心,农业需求的基本面仍然乐观。原有各种有利因素会继续保持之外,西南大旱后续的粮食价格上涨预期,对市场总体是利好因素。还有人估计,因为农民观望延迟购买,可能会有销量后错到下半年,小旺季成大旺季的情况。
肥料价格预计下跌空间有限,因此已趋于跌无可跌。尿素价格已接近或跌破成本,相当数量的厂家停产检修,将部分缓解供应压力;复合肥价格更多取决于原材料成本,硫磺及一铵、钾肥等相关原材料价格会对降价形成阻力。
价格显著上升的可能性也不大。供大于求的局面依然会长期持续,市场信心普遍不足,农民观望谨慎购买的条件下,能否企稳反弹还要看五六月份的各种条件变化。 推荐阅读:
低碳环保是化肥行业发展趋势
今年化肥需求量将出现下降
化肥经销商要利还是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