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流失严重就应大量使用吗
氮肥使用量过大存在的危害很多,农民为何还在大量使用氮肥呢?据调查,这主要是因为农民没有专门的检测设备,不知道土壤中的肥力状况如何,也不知道粮食、蔬菜的生长具体需要消耗多少氮肥合适,只是知道氮肥流失最为严重。流失重就要多施加以补充,于是为保证对作物高产,很多地区的农民就养成了大量施用氮肥的习惯。
的确,与其它元素相比,氮肥流失最重,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要年年多施、重施。
现在菜农使用的氮肥主要有铵态氮肥(如碳铵)、硝态氮肥(硝酸钾)、硝铵态氮肥(如硝酸铵)、酰胺态氮肥(如尿素)等几种类型,而这些氮肥共同的特点就是水溶性都非常好,容易随水流失。
土壤中的硝态氮不易被土壤胶体吸附,主要存在于土壤溶液中,移动性大,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也容易随浇水流失,浇水次数越多流失量越大。在浇水后,如果土壤湿度大,透气性越差,硝态氮在微生物作用下就会形成更多的氧化亚氮,氧化氮,造成硝态氮损失。而土壤中的铵态氮虽易被土壤吸附,成为固定态铵离子,移动性较小,但在适宜的温度、水分和通气条件下,土壤中的微生物有可将铵态氮转化为硝态氮,从而随水流失。同时,菜农施用的尿素在土壤中能够迅速水解为铵态氮,并且大量的挥发掉。
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与其它课题组对华北小麦与玉米轮作和太湖地区水稻与小麦轮作15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前的耕作模式下,太湖地区水旱轮作的周期性循环造成氮素不易保持,更容易损失。农民在种植水稻时,因为用水量过大,农民使用氮肥大量随水流失,在第二茬进行小麦复种的时候,小麦几乎利用不到种植水稻时残留的氮。
同时,据寿光市土壤肥料检测与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氮肥的过量使用问题在蔬菜种植区表现得尤为明显,这主要表现在菜农使用的鸡粪中含有大量的氮,并且还大量地基施及冲施氮肥,导致土壤中的氮肥含量严重超标,多数菜农大棚中的含氮量都达到了400mg/kg以上,但是菜农因为没有检测设备,又不注重测土施肥,从而导致土壤氮超标严重。
所以,农民应改变传统的施肥习惯,在保证粮食、蔬菜产量不降低的前提下进行科学施肥,减少氮肥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以降低氮肥使用过量带来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