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温控湿防治黄瓜霜霉病
霜霉病是危害黄瓜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如果预防不好,药物治疗就会非常困难。
黄瓜霜霉病在棚内空气湿度达到83%以上,温度在15-24℃时发生最为严重。采用调温控湿的措施来控制霜霉病菌的发生。白天调温降湿相对容易操作,但是到了晚上,棚内的空气湿度可以达到100%,温度也在15-18℃,很难将温湿度调控得当。
为了避开适宜黄瓜霜霉病发病的环境条件,在棚内悬挂了温度计和湿度计。在白天,通过放风将空气湿度控制在70%以下,并将棚内的温度控制在28-30℃,很好地抑制了霜霉病孢子的萌发,同时也利于黄瓜的生长。在晚上11点之后,都会到棚内呆一个多小时,将棚内顶部的放风口敞开,大棚前脸的放风口打开几个小口通风,以此降低棚内的空气湿度,当棚内的空气湿度降到75%左右,棚内温度在13-14℃时关闭放风口,抑制病原孢子的萌发。
另外,浇水时棚内的空气湿度很难降低下来,棚内水分蒸发量大,空气湿度在90%以上,这时,就采用闭棚提温的方法,将棚内的温度提高到40℃,持续1-2小时,利用高温抑制霜霉孢子的萌发,然后再将放风口打开,迅速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到放棚时,要将放风口打开持续放风,但要将草帘放下进行保温,8点之后关闭放风口,保持棚内上半夜的温度要维持在15-18℃,在下半夜,再将放风口打开一段时间,通风降湿。当外界夜间温度高于10℃时可以整夜放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