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采取超常规措施加快育苗进度
连续降雪 持续低温 化冻慢 对春耕生产造成巨大压力——
哈尔滨采取超常规措施加快育苗进度
在西南五省与持续干旱作战时,哈尔滨也在迎战持续降雪导致的春耕延缓难题。12日至13日哈尔滨遭遇50年未遇罕见暴雪袭击,致使500多栋水稻育秧大棚被压塌,郊区蔬菜温室、大棚损毁1200栋,损失严重。持续降雪、低温等异常气象条件使春耕生产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哈尔滨采取超常规措施加快育苗进度,确保全年粮食丰收。
现状:春耕面临三大难题
去冬今春以来哈尔滨气象条件一直异常,持续降雪、低温造成大田和水稻苗床化冻慢,水稻育苗有效时间被大大压缩。此次降雪又使春耕雪上加霜。如今,春耕面临气温低、降雪多、化冻慢;农民观望心态重、生资下摆速度慢;春耕生产难度大、面临困难多三大难题。
入冬以来,哈市平均气温为-15.5℃,比历年同期低1.6℃;3月份平均气温-9.2℃,比历年同期低5℃;降水25.6毫米,比历年同期多164%,是1961年以来同期气温最低和降水最多的一年。目前,大地积雪尚未完全融化,农时较历年将拖后半个月左右。由于降雪多、回暖晚、化冻慢,部分低洼地块已经出现内涝,部分中小水库也可能出现汛情,已经影响到旱田整地、播种和水稻扣棚育苗进度。
往年4月生产资料能售出80%,种子基本到户,但目前种子售出基本在六成左右。主要原因是今年降雪大、回暖慢,农民对种什么和选什么种子品种拿不定主意,还在等待观望。另外,部分干部群众还存在靠天吃饭、赶趟不着忙的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备春耕生产的进度。
由于雪大地湿,大部分地块现在人机还无法进地;农田整地的工序增多、工作量增大;生产投入增加、生产成本提高。
部署:提早备战确保春耕
针对今年的特殊情况,哈尔滨在年初就开始进行备春耕工作部署。
今年1月份哈市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开展调研,对今年生产条件进行科学分析和预判。2月上旬召对备春耕生产进行了全面部署。
截止到4月7日,全市水稻大棚育秧已完成扣棚12.58万栋,占全部大棚数量的95%,集中育苗小区扣棚已全部完成任务。旱田采用拖拉机和畜力捞雪散墒80万亩,清除玉米秸杆110万亩。完成了低畦易涝地块、易发生地质灾害地块和有潜在危险隐患的小塘坝的普查登记工作。落实了排涝和防灾措施,购买了排水泵800余台,清淤自然排水沟39公里,人工排水渠近50公里,加固中小水库17座,堤防26公里。大型农机具检修已基本完成。化肥、种子、农膜、农药下摆量完成任务60%以上。准备了救灾早熟玉米种子120万公斤,早熟大豆种子180万公斤。
全市全年种植业所需资金150亿元,农民通过销粮回笼资金100亿元,金融部门已放贷100亿元,其中,用于粮食生产贷款50亿元,能充分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求。
措施:典型引路专家指导
面对不利的灾害条件,哈尔滨正在多措并举,利用典型引路,专家指导,确保春耕任务顺利完成。
为了让干部群众了解灾情的严重性,提高春耕质量,哈尔滨加大宣传,引导干部群众克服“四种倾向”防止出现“四个危险”。即:克服“赶趟不着忙”的倾向,防止出现因气温低、回暖晚,错过农时,造成大面积播期拖后的危险;克服盲目乐观的倾向,防止出现因墒情好、不着忙、抓不住墒情,种瞎地的危险;克服选种、用种中的侥幸冒险倾向,防止出现因有效积温不足、越区种植,造成作物贪青晚熟的危险;克服农活集中、顾此失彼的倾向,防止出现因有效农时短,造成种地跑粗,降低标准的危险。
哈尔滨还采取超常措施,加快春耕生产进度。针对积雪多、回暖晚、化冻慢,发动群众,采取马拉、人扛、爬犁耢等多种办法,抓紧清除田间秸秆和育苗小区积雪,提早扣棚,促进大田和棚室化冻提温;针对明水地块多,采取挖沟、疏渠、架泵等强排措施,抢排田间积水,为适时整地播种创造条件;针对今年可能出现的农活集中,采取歇人不歇机、党员干部包户催等措施,抢夺农时,把作物种在“腰窝上”;针对今年春脖子短,加快组织生资下摆,农机具检修,水利工程建设,确保春耕需求;针对可能出现的播期拖后,延误农时,积温不足,及早做好早熟种子储备和种植结构的调整。对有水源保障的地块,实施旱改水,增加水稻种植面积,全市计划增加水稻面积40万亩。对一些低洼内涝地块,采取综合补救措施,后期能种啥就啥,确保不扔一块地。
为了有效克服因气温低造成的农时拖后的影响,哈尔滨制定春耕生产进度表,提出水稻扣棚截止时间卡死在3月30日;水田育苗截止时间卡死在4月25日,坚决不育五月苗;水稻插秧截止日期卡死在5月25日,坚决不插六月秧;大田播种截止时间卡死在5月15日。为充分发挥各级的主观能动性,将“四个卡死”的时限要求作为硬性指标,纳入到区、县(市)农委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坚决“卡死”春耕生产各个时段的截止时间,以确保春耕生产结束时间不拖后。
鉴于今年特殊的生产条件,哈尔滨及时组织现场推进会,加强典型示范引导。12日在五常市召开全市水稻育苗现场会,推动全市水稻育苗工作早启动、早掀潮。各区、县(市)在备春耕生产的不同阶段,也注重典型示范,分别召开各种类型的现场推进会。
为了把各项抗灾、防灾、减灾措施落到实处,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坚实基础,哈尔滨组织干部下基层。市直农口部门组成12个备春耕生产督导组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农口部门组织了百名科技人员,深入到农户和田间,搞好指导和服务,并重点抓好贫困户、无机户、留守户的春耕生产。水务部门组织50余名工程技术人员指导基层和农户搞好灌溉水源工程建设和低洼地块、明水地块排水除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