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安定区种子执法年活动取得阶段性进展
2010年是全国种子执法年,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省、市种子执法年活动精神,我站参照省、市种子执法年活动实施方案,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安定区 2010年种子执法年活动实施方案,并以农业局文下发到各种子生产经营企业。这次种子执法年活动,我站主要采取广泛宣传、专项整治、入户核查等有效措施,按照标本兼治、打防结合的原则,全面规范种子市场经营秩序,积极推进种子执法规范化建设,着力构建种子市场监管长效机制,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种子打假、市场监管任务,为农民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和农业生产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清理不合格的种子生产、经营企业
我区共有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种子生产经营企业9家,其中省级办证企业4家(均含市级办证),为百泉公司、凯凯公司(中心)、旱农中心、爱兰公司;市级办证企业5家,为金峰公司、中辰公司、陇丰公司、金浪公司、鑫铃合作社。按照实施方案安排,4月20日前主要为企业自查阶段,我区已将实施方案和《甘肃省农牧厅关于开展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企业清理工作的通知》(甘农牧农〔2010〕105号)转发到各企业,要求企业务必按文件精神扎实准备资料,接受省、市、区主管部门的检查。
(二)种子市场大检查活动
为切实提高种子市场监管能力,在今年种子执法年活动启动之前,我站成立了种子执法年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符合本地实际的实施方案,做到了任务层层分解、目标层层明确、责任层层落实。同时我们组织相关部门就如何进行种子市场监管进行了专门研究,并组织召开了由各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参加的专项工作会议,有力推进了种子监管规范化建设工作。制作了宣传车、宣传标语和宣传材料,于 3月15日在内关镇启动了种子执法年活动。用20天时间,对全区所有乡镇集市进行了拉网式检查,对各经营门店通过查证照、查档案、查标签、查质量等,共登记备案合法经营户46户,取缔无照经营户3户。在这次大检查活动中,共出动车辆20台(次),执法人员120人(次),散发宣传资料6000份,扦取样品 80份。
二、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
1、多数经营户档案记录不规范,记录不全,信息记录不完整。
2、各经营户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销售标签不符合规定的种子,问题主要集中在标签标注不规范,特别是由北京、江苏等地购进的蔬菜种子,标注的经营许可证大多“过期”,难辨真伪。
3、个别经营户提供的玉米种子质检报告内容标注不清。有个别玉米种子检验报告上面不能反映种子批号,从而很难确定所销售的种子质量。
4、对邮政“三农”配送服务点无法进行有效监管。邮政“三农”配送服务点大部分从外地进种,然后直接送到农户手中,种子质量等无法检测,也不能掌握种子的去向。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总结前阶段检查的经验,认真搞好下一步的工作。要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认真对照本次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检查。
2、加大对种子质量的抽检力度,充分发挥区检验室和检验员的作用,对市场上的主要品种种子开展全面抽检,对不合格种子坚决予以查封,严格做到不合格种子不流通、不下地,确保不出现大的种子质量事故,有力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保护广大农民利益。
3、对档案记载不全、标签标注不规范等行为的经营门店要重点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尔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