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忧患 氮肥企业何去何从?
这一消息对于氮肥行业意味着什么呢?从2009年冬季开始,我国天然气资源凸显紧张,目前包括赤天化、中原大化等在内的几家氮肥企业相继酝酿气改煤的化肥装置改造,也就是说我国以煤炭为资源的化肥生产企业比例将会增加,而《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提到,2010年底前关闭小煤矿8000处,淘汰产能2亿吨,此举将会支撑煤炭资源紧张,价格继续上涨。据氮肥协会监测的结果,煤头尿素生产企业今年3月份无烟块煤到厂价比去年10月份上涨了约192元/吨,燃料煤上涨约50元/吨,因煤炭涨价使尿素成本增加了约210元/吨,煤炭价格的上涨又成企业必须面对的一道难关。不止是煤炭,天然气由于资源不足,今年也将酝酿提价。
气改煤的企业生存之路、淘汰煤炭落后产能所导致的价格上涨和天然气的提价成为当前化肥生产企业面对资源的三大矛盾。首先,气改煤的项目耗时费力,同时以天然气的原料生产装置需要淘汰更新;其次,煤炭价格的上涨为企业带来成本压力,由于我国今年气候的特殊原因,尿素市场持续低迷,价格一蹶不振,此时的生产企业酝酿“气改煤”可谓生不逢时;同时,继续以天然气为原料的企业将会在资源短缺和价格即将上涨的环境中背腹受敌。在我国,到底“煤改气”还是“气改煤”是化肥生产企业老生常谈的问题,面对缺气、少油、富煤的实际国情,摆脱资源的束缚是企业需要面对的严峻事实,资源忧患,化肥企业将何去何从?
2亿吨煤炭产量的减少,对于国内煤头生产企业的影响不可小觑,再加上“气改煤”企业对煤炭需求量的增加,国内原本“富余”的煤炭资源唯恐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甚至会将“气荒”演绎成“煤荒”,价格也将随着市场的刚性矛盾而水涨船高,正在酝酿气改煤的生产企业要考虑自身的煤炭资源、运输条件、营运成本等问题,避免盲目改造后由于资源问题带来的二次困扰,因地制宜地考虑资源优化配置,利于自身和行业的长治久安,同时建议相关部门做好宏观调控,减少盲目改造后所带来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