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棚茄子缓苗后要注意适时放风
时间:2010-04-26 来源: 作者:
记者近日在采访时发现,不少菜农在棚内温度高达40多摄氏度时,仍未放风。据菜农介绍,这样做是为了让茄子快速缓苗。但拱棚茄子在正月初就定植上了,到目前为止,茄子已经生长一个多月,缓苗期早已经过去了。而有些菜农仍坚持不放风,这样做有很多弊端。
弊端一:不放风温度过高不利于花芽分化。一般来说,茄子从4-5片真叶展开就开始花芽分化,此时期适宜的温度是24-25℃,高于25℃会导致花芽分化延迟,坐果晚,有的甚至造成不结果或畸形果,将来势必会影响前期产量。目前茄子正是花芽分化开始的时候,所以如果闭棚不放风猛提温就会很容易造成花芽分化不良而减产。
弊端二:不放风易导致空气湿度饱和。记者了解到,拱棚覆盖二膜或三膜后空间变小,而菜农为了浇水方便已经将地膜撤掉,棚内地表裸露,到了中午的时候闭棚不放风,棚内温度越高,蒸发量就越大,最终会使棚内空气湿度达到饱和状态,在棚中就会形成“浓雾”。这样高温高湿的环境,在植株表面容易结露,从而导致茄子易发褐纹病、绵疫病以及蠕孢褐斑病等真菌性病害并造成流行。
弊端三:不放风易积水压塌二膜或三膜。拱棚为了保温在棚内设置的二膜、三膜,如果长时间不放风,空气湿度达到饱和之后,就会在上面结露并出现积水,如果不放风排湿,二膜或者三膜上面就会出现大量的水兜,如果水兜过大就会压迫薄膜,如果在有积水的膜上打眼排水,势必会导致底下茄子周围土壤过湿而造成根系呼吸困难,从而使茄子生长受到抑制。
弊端四:不放风不利于外界二氧化碳进棚。茄子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分无机盐等,拱棚内一夜所积累的二氧化碳在白天约一个小时就消耗完了,所以如果白天不放风就会导致棚内二氧化碳稀少,茄子叶片制造的光合产物不足,就会导致茄子生长衰弱。
记者建议菜农,及时纠正茄子为缓苗而长时间不放风的错误做法,在温度超过30摄氏度时就应该开始放风,以免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