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防范除草剂药害
随着气温的升高,小麦开始进入返青期,而一些麦田杂草也开始萌芽生长(麦蒿等),不少人开始购买除草剂进行大田灭草。提醒菜农,近期要特别注意除草剂药害发生。
目前来看,多数菜农购买除草剂多用来杀灭麦蒿、荠菜、小蓟(刺儿菜)等,这些杂草属于阔叶杂草,由于它们生长所需要的环境温度与小麦相近,在春季小麦返青的时候,这些杂草也开始生长。杀灭这些杂草的除草剂主要有2,4-D丁酯、苯磺隆(巨星)、唑草酮、百草敌等。由于春季风大,并且有的除草剂有很强的挥发性(如2,4-D丁酯),药剂雾滴可在空气中飘移很远,很可能随风飘到附近的棚室中,尤其是放风口较矮的拱棚,最易发生除草剂药害。蔬菜发生除草剂药害后,多数情况下表现为生长点受抑制,生长变慢,叶片皱缩,失绿黄化,严重的发生萎蔫死亡。所以,菜农要密切注意自己的棚室蔬菜,发现周围喷药及时关闭通风口。
当靠近麦田的棚室蔬菜出现了以上症状,这就很可能是除草剂药害。那么,蔬菜受到除草剂危害后如何解决呢?首先要及时摘除褪绿、变态的枝叶,减少药剂后期的吸收危害。其次要有针对性地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有:赤霉素、助壮素、云大120、芸苔素内酯等,如作物苗期受害可用30-50ppm的赤霉素溶液叶面喷施,有明显促进植株生长的作用。再次,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棚温,可促进根系发育,有利于增强植株的抵抗能力。同时,还可利用锌、铁、钼等微肥及叶面肥促进作物生长,有效减轻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