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本田化学除草及秧苗带药下田技术意见
一.早稻本田化学除草技术
1.手插田:移栽后5—7天,亩用30%乙苄﹝移栽丰、乐草隆﹞20克拌尿素5-10公斤,适用于秧龄30天以上移栽大田,施药时田间要有薄水层,药后保持薄水层5—7天。
2.抛秧和机插田:(耙田后到抛秧或机插的间隔时间控制在2天内)
(1)抛秧或机插后5—7天,亩用50%苯噻酰·苄﹝农朋友﹞ 40—60克或者35%丁·苄100—120克拌尿素5—10公斤撒施,施药时田间要有薄水层,药后保持薄水层5—7天。
(2)抛秧或机插后15天,排水落干后,亩用2.5%五氟磺草胺(稻杰)50毫升+水30—45公斤喷雾,隔天复水,并保持薄水层5—7天。
二.秧苗带药下田以及清除田边杂草
秧田是越冬虫源迁移和扩散的桥樑:(1)在稻桩越冬二化螟集中在秧田产卵,随移栽分散到大田危害;(2)随春耕起板,大量越冬灰飞虱迁移到秧田产卵繁殖,传播毒源,诱发水稻黑条矮缩病和条纹叶枯病;(3)秧田周边要清除杂草和用药预防(特别是小麦田、春闲田)。
今年“两虫”冬后虫量接近常年,根据“两虫”发生为害特点,必须做好秧田防治及带药下田工作,预防灰飞虱传毒和二化螟早期危害。
防治药剂
1.秧苗带药下田:亩用25%吡蚜酮30克+20%氯虫苯甲酰胺(康宽)10毫升加水30—45公斤喷雾。
2.清除田边杂草:每背包用10%草甘膦200毫升+48%毒死蜱100毫升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