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市场网

您好 欢迎来到农资市场网!

农资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种子

甘肃省种子管理总站常宏站长带队调研全省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和种业持续发展情况

时间:2010-03-26 来源:  作者:

受农业部委托,由甘肃省种子管理总站常宏站长带队,抽调种业发展、市场管理、质量检验等科室负责人组成调研组,于2010年3月中旬就加强种子生产基地建设、促进种业持续发展问题,深入河西走廊四市的种子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和制种农户,进行了全面调研。
  通过调研,掌握了种子生产基地和企业现状。经过30年的发展,我省已建成全国最主要的杂交玉米制种基地和全国重要的蔬菜、花卉对外制种基地,杂交玉米年产种量占全国大田用种量的50%左右。现有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的种子生产经营企业422家,省级发证企业种子生产经营企业158家,市级发证种子生产经营许企业289家,种子产业持续发展。截至2009年底,全省已建成种子质检中心、原种场、储备库、良繁基地、区试站、品种改良中心等种子工程项目42 个,引导省内种子企业建成大型种子加工中心116个、成套种子加工生产线75条、种子烘干线118条,使全省种子年加工能力达到了6亿公斤以上。制种业已成为我省区域性优势产业之一,是河西走廊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种子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种子企业和广大制种农户观念的更新和机制的创新;种子龙头企业迅速壮大,为工业强市提供了有力支撑;种子生产基地规模迅速扩大,推进了种植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种子生产亩耗水量大幅度下降,为建设节水型社会创造了条件;种子生产延伸了产业链条,带动了包装业、运输业、机械加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种子生产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为城乡剩余劳动力就业提供了平台;种子生产标准化进程明显加快,打造了优势品牌,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增强;种子生产实现了订单生产,产业效益不断提升,“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不断完善,有效弱化了农户的市场风险,初步实现了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与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之间的有效对接,从根本上解决了多年来困扰政府和农户的农产品卖难问题。
  通过调研,分析了目前种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目前种子生产模式为“企业+基地+农户”,种子生产面对千家万户农民,受利益驱动,出现了制种农户不履行生产合同,私留、倒卖亲本和合同约定种子的行为,且呈上升趋势。种子企业表现为多、小、散,大多数种子企业仅靠委托代制种子生产维持运转,少数企业主要依靠从科研机构购买品种权或依托科研机构的产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整体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新品种研发创新能力很弱,核心竞争力不强。种子基地资源的有限性和种子企业的多、小、散的矛盾,致使在落实种子生产基地过程中种子企业之间无序竞争、恶性竞争,出现了以降低生产标准、缩小隔离范围、哄抬种子价格等不正当手段落实种子生产基地的行为,为种子质量和农村社会稳定埋下隐患。世界排名前10位的4家国外种子企业通过设立合资公司、委托制种等方式落户甘肃,并承快速发展趋势,给本土企业和国内制种业造成了巨大压力,种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种子生产基地基础设施条件普遍落后,大部分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农民没有种子晾晒设施,60%的玉米种子企业没有玉米果穗烘干设备,在种子生产过程中易受干旱、冻害等自然灾害影响,种子生产的抗风险能力和稳定供种能力较差。种子管理部门种子检测和技术服务手段落后,没有种子管理经费,新品种区域试验、质量抽验、市场监管等管理工作无法有效开展,全省40%的市级种子管理机构和80%以上的县区级种子管理机构因缺乏必要的检验仪器设备,不能开展必要的种子质量检测,基层种子管理机构缺乏试验示范基地和资金,难以有效开展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各级政府均未建立扶持良种选育推广和种质资源保护的专项资金,致使良种选育推广和科技创新速度缓慢,影响种子产业发展。个别地方变相收费、越位管理现象有所抬头,给基地稳定和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阻碍了种子基地的建设和发展。
  通过调研,提出了加强基地建设促进种业发展的思路和措施。一是健全种子管理和服务网络,提升管理服务和调控能力。包括种子执法体系及执法能力建设,脱毒种薯(种苗)病毒检测及安全性评价、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与控制站建设等种子质量检测体系,新品种展示基地、品种区域试验站、抗性鉴定站等新品种评价体系建设。二是建立农作物良种繁育体系,稳定提高良种供应保障能力。建成杂交玉米、小麦、马铃薯脱毒种薯、啤酒大麦、“双低”油菜、棉花、蔬菜花卉等农作物标准化良种繁育基地332万亩,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国家投资重点扶持企业流转土地建设基地及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积极鼓励种子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开展种业科技创新。建立种业研发基金,改善技术创新投资环境。大力扶持种子企业联合与重组,做大做强企业。推动种业加快企业并购和产业整合,引导种子企业与科研单位联合,抓紧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种子企业。(冷风)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