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烧心病防治方法
时间:2010-03-26 来源: 作者:
芹菜烧心病目前在二营园区日光温棚普遍发生,据原州区农技中心植保组调查病棚率达100%,病株率为5~40%,个别重病棚病株率为65~85%。现将防治方法介绍如下,请各棚主积极防治,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症 状:新叶叶脉间首先变褐色,后叶缘细胞逐渐死亡,呈黑褐色,则为缺钙引起的芹菜烧心,因缺素引起的生理性病害。生育前期较少出现,一般在植株长至11~12片叶时发生。 发病原因:一般高温干旱施肥过多的条件下发生,高温促进芹菜生长发育,加速植株对氮、磷、镁等元素的吸收,但妨碍了对钙的吸收,造成缺钙,在酸性土壤栽培芹菜发生烧心较重,在中性或偏碱性的土壤栽培很少发生。另外,偏施氮、磷、镁肥太多,也容易导致缺钙症状。
防治措施:
(1)注意控制环境温度,及时通风降温,并保持土壤湿润。
(2)推广应用平衡施肥技术,保持土壤中的各种营养成分之间的平衡,保证芹菜对各种营养成分的合理吸收利用。
(3)对酸性土壤要施入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至中性或偏碱性。
(4)于叶面喷施0.3%~0.5%硝酸钙水溶液,每7天喷一次,连喷2~3次。与此同时,用适量0.1%~0.3%的硼砂水溶液喷施植株,预防植株缺硼发生缺硼生理性烧心;用30%DT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4000倍液等,每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预防芹菜细菌性软腐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