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市场网

您好 欢迎来到农资市场网!

农资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化肥

遭遇“倒春寒”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

时间:2010-03-22 来源:  作者:
  

         进入春季以来,天气越来越暖和,但时不时仍有冷空气突然来临,俗称“倒春寒”,气温的忽高忽低会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极大危害。那么发生“倒春寒”时应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呢?

 

  ⊙ 果树

        由于近年来晚霜的发生频繁且出人意料,对果树生产造成了极大危害。虽然我们不能控制自然温度的变化,但通过下列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和减轻晚霜冻害给果树生产造成的危害。

 

        一.重视天气变化,提高防范意识

        果树晚霜冻害要以预防为主,我国北方地区春季频繁而多变的寒流侵袭是每年都要发生的气候现象,因此,要尽量在园内设立自己的气温、地温实况观测记录,并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和天气预报,尤其每年于果树发芽前,在了解当地气象部门长期天气预报的基础上,随时关注花期短期天气预报,预知霜冻发生时间和强度,及早采取应急防范措施。

 

        二.选择利于果树生长的小气候环境

        一是选择适当的小气候环境建园,园址的正确选定,是果园有效的防冻措施,如果园应选择背风向阳的南向或东南向坡,避免在低洼地、闭合谷地建园。二是在果园的主风向营造防护林带,防护林既能有效防风,也能在早春提高地温、防止霜冻。

 

        三.应急防霜措施

        1.熏烟防霜。 熏烟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农学巨著《齐民要术》一书就总结了果园防止霜害的经验:“常预于果园中,往上贮恶草、生粪,天雨新晴,北风初寒,是夜必霜。此时就放火作誰,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预防效果取决于生烟质量,质量高的果园温度2℃左右。生烟堆数至少每亩5~6堆,均匀分布在各个方位。草堆高1.5米,底直径1.5~1.7米,堆草时直插、斜插几根粗木棍,垛完后抽出作透气孔。将易燃物由洞孔置于草堆内部,草堆外面覆一层湿草或湿泥。这样烟量足且持续时间长。熏烟材料可用作物秸秆、杂草、落叶等能产生大量烟雾的易燃材料或发烟机剂(3份硝酸铵、8~10份锯末、3份柴油充分混合)。

 

  2.早春灌水和涂白。在晚霜频繁发生的地区,利用早春灌溉、树体涂白等措施,降低树温,延迟萌芽和开花期,可躲过霜害。

 

  3.霜冻前果园灌水和喷水。果园灌水不仅使土壤含水量增大,土壤的热容量和导热率也随之增大,白天温度降低,夜间温度升高,接近地面的空气就不会暴冷暴热,对气温变化有极强的调控作用。所以,低温出现之前,果园灌水可以起到预防和减缓霜冻的危害,据观测,灌水后树体温度在夜间比不灌水的可高1℃~2℃。树冠喷水,水遇冷凝结成冰,放出潜热,能提高温度,缓解霜冻危害。

 

  4.花前喷化学药剂和肥料。花前喷天达2116、植病灵863增抗剂等植物细胞膜稳态剂和保利丰等膜性氨基酸系列微肥,增大细胞膜的韧性,提高树体的抗寒力。初花期喷磷酸二氢钾、氨基酸钙、硼砂等,可提高花器、幼果及枝条的细胞液浓度,增强抗冻能力,同时兼有施肥的作用。

 

        四.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体抗性

        1.选择抗低温能力强的品种。一般晚熟品种较抗冻,有腋花芽结果能力的品种也比较抗冻。

 

  2.合理负载。负荷过重,不仅降低质量,卖不上好价钱,还会造成果树新梢不成熟或成熟不好,瘦弱空虚,极不耐寒。

 

  3.科学施肥。一般说来,无论对当年定植的小苗还是结果园,避免早春偏施氮肥,防止生长过旺;增施磷钾肥,叶面喷施生石灰、硫酸钾和生长抑制物质,促进枝芽饱满,控制秋梢形成或旺长;采果后要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和营养积累,提高防冻能力。

 

  4.加强修剪。要加强生长季的修剪,如葡萄新梢生长能力特强,若不摘心,可无限期生长,直至秋季,这样的新梢很不充实,极不抗冻。为防冻,也为翌年丰产,对葡萄新梢要及时和反复摘心,从而培养叶大而厚、芽眼饱满、枝条成熟良好的新梢,不仅翌年结果能力强,且极抗冻。

 

  5.防治病虫。病虫害严重影响新梢的成熟和枝、叶的质量,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以便树体生产积累更多的光合产物,增强树势,提高抗性。

 

        五.创新栽培模式

        随着晚霜危害的频繁,对一些产值较高和适宜设施栽培的树种,像大樱桃、桃、李、杏、葡萄等,应该加大设施栽培的规模,从而在提高产值的同时,有效避免晚霜的危害。

 

  另外果园采取生草、覆草、喷灌等新技术,对减轻晚霜危害效果也较为显著。

 

  ⊙ 小麦

        冻害类型

        目前影响小麦生产的冻害类型主要有冬季冻害、早春冻害(倒春寒)和低温冷害。

  1.冬季冻害。冬季冻害是小麦进入冬季后至越冬期间由于寒潮降温引起的冻害。

 

  2.早春冻害(倒春寒)。早春冻害是指小麦在过了“立春”季节进入返青拔节这段时期,因寒潮到来降温,地表温度降到0℃以下,发生的霜冻危害。因为此时气候已逐渐转暖,又突然来寒潮,故也称为倒春寒。发生早春冻害的麦田,叶片似开水浸泡过,经太阳光照射后便逐渐干枯。包在茎顶的幼穗其分生细胞对低温反应比叶细胞敏感。幼穗受冻程度根据其发育进程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已进入雌雄蕊分化期 (拔节期)的易受冻,幼穗萎缩变形,最后干枯;而处在小花分化期或二棱期(起身期)的幼穗,受冻后仍呈透明晶体状,未被冻死。这就是麦田中往往表现出主茎被冻死,分蘖未被冻死,或一个穗子部分受冻,以及晚播麦比早播麦冻害轻的缘故。

 

  3.低温冷害。小麦生长进入孕穗阶段,因遭受零度以上低温发生的危害称为低温冷害。小麦遭受低温冷害的原因:小麦拔节以后至孕穗挑旗阶段,处于含水量较多、组织幼嫩时期,抵抗低温的能力大大削弱。小麦幼穗发育至四分体形成期 (孕穗期)前后,要求日平均气温在10℃-15℃,此时对环境低温和水分缺乏极为敏感,尤其对低温特别敏感,若最低气温低于5℃-6℃就会受害。小麦产生低温冷害的特点是,茎叶部分不受其害,无异常表现,受害部位是穗的全部或部分小穗,表现为延迟抽穗或抽出空颖白穗,或麦穗中部分小穗空瘪,仅有部分结实,严重影响产量。

 

        冻害防御措施

        1.选用适播品种。在冻害常发地区,应适当增加抗寒性较好、拔节较晚的半冬性品种面积,特别是旱地小麦要控制弱春性品种面积,防御冻害。

 

  2.严格掌握适宜播期。冬性小麦的最佳播期为10月8-12日,弱春性品种的最佳播期为10月15-20日。

 

  3.适时灌水。根据当地天气预报,在寒流袭来之前进行灌水,提高近地面和叶面附近的气温,形成小气候,能防御或减轻危害。一般在降温前1-3天灌水效果最好,灌水防冻以选择微风或静风天气效果显著。

 

  4.熏烟防霜冻。当发生霜冻时,采用田间地头熏烟的办法有良好的防霜冻效果。

 

  无论灌水防冻,还是熏烟防霜,均要对易发生冻害的重点地段和易受冻害品种进行优先安排。

 

        冻害后的补救措施

        小麦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当主茎和大分蘖冻死后,根系仍然吸收养分和水分,基部分蘖节的潜伏芽迅速萌发滋长,只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它们都有可能抽穗结实。及时追施少量速效氮肥,每亩施尿素5-7.5公斤,结合灌水、中耕松土保墒,进行补救。

 

  ⊙ 蔬菜

        春寒分低温冷害和晚春霜冻两种:低温冷害主要发生在3-4月份,对春季蔬菜造成烂根、死苗、落花落果以及先期抽薹等危害;晚春霜冻一般发生在4月中下旬,使田间正在生长的蔬菜植株表面结霜,受到损害。发生倒春寒,一般拱棚内受害重,大棚次之;成株比幼苗受害重,开花结果期最重。多数叶菜类蔬菜对低温的耐受力较强,受害轻一些,而瓜类及茄果类蔬菜的耐寒性差一些,所以发生倒春寒时受影响大一些。现将倒春寒对蔬菜不同生长期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总结如下。

 

        幼苗期受害

        当前拱棚蔬菜大部分处于缓苗期或发棵期,若此期遇到寒流,地上部叶片首先受害。幼苗子叶受害表现为子叶边缘失绿,出现“镶白边”,温度恢复正常不会影响真叶生发。真叶受害常表现为叶片边缘暗绿色,渐渐干枯。生长点受害则较严重,往往造成顶芽受寒,不发新叶,这会大大延长缓苗期,受害严重的植株在天气转暖后如不能恢复,则须另行补苗。尤其是栽植较靠棚膜边沿的幼苗常发生生长点受害的情况。

 

  应对措施:菜农应及时预防倒春寒,变被动为主动,在晴好天气时及早提高幼苗的抗逆性,即使发生倒春寒,可明显降低其对蔬菜幼苗的影响。建议:

 

  首先,苗期要培育壮苗。幼苗健壮,抵御不良环境的能力才会大大提高。培育壮苗,幼苗管理应注意加强光照,控制苗床温度。一般来说,大部分蔬菜苗期温度应控制在25℃~30℃,夜间18℃~20℃。注意降低湿度,苗床土控制不可过湿。还要及时间苗,以防形成“高脚苗”。苗期一般不追肥,用基质育苗时为了补充秧苗的营养,要视苗情进行根外追肥。一般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如苗子叶色偏淡,可混合0.2%的尿素溶液一起喷施,苗期喷2~3次即可。

 

  其次,定植前进行低温炼苗。炼苗的目的在于增加幼苗对栽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逆性。方法是在定植前7~10天逐渐降低苗床温度,白天控制在18℃~20℃,夜间控制在10℃~12℃,短时的8℃~10℃低温可增强幼苗的抗逆性,定植后易成活。尽量加大通风量,中午要注意遮阴,使苗子处于一个凉爽的环境中。还要注意控制浇水量。

 

        成株期受害

        发生倒春寒,温室蔬菜成株期遇到低温危害时,常表现叶片边缘干枯,植株萎蔫,幼嫩叶片失绿黄化等症状。严重时生长点干枯,地下部根系不发新根。

 

  应对措施:蔬菜有了健壮的植株,其抗逆性自然高,同样遭受倒春寒,其受害程度也要轻很多,因此应培育健壮的植株。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蔬菜幼苗缓苗后蹲苗很重要。由于当前晴好天气时棚温很高,加之充足的缓苗水,容易造成秧苗徒长,所以必须进行控温蹲苗,以促进幼苗根系的生长。重点是控制夜温。若白天棚内气温很高,则夜温控制在14℃左右,若遇到阴雨天气而白天气温不高,则夜温应控制在16℃左右。连续几个晴好天气时,夜温最低可控制在12℃左右,以防秧苗徒长。

 

  二是培育健壮的根系很重要。健壮的根系是提高蔬菜抗逆性的根本,缓苗后需要勤划锄以促进根系的发育。缓苗水浇过后要尽量提早中耕,第一次必须浅耕,促根系伸展。第二次需要适当深中耕,促进根系的下扎。

 

  三是科学施肥,促根壮棵。根据土壤墒情结合浇水施肥。可用促棵攻果型芳润5~7.5公斤/亩进行冲施,也可冲施百灵克专用配方肥。这样既可满足蔬菜生长的需求,又能起到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的作用。

 

        开花结果期受害

        发生倒春寒时,处于开花结果期的蔬菜由于突遇低温,影响此时所开花的花粉活性,从而影响授粉、受精,常导致落花落果。花期突遇低温还常导致花芽分化不良,致使后续所开的花或所结的果成为畸形花或畸形果。若发生重的倒春寒,瓜类甚至会出现花打顶。

 

  应对措施:由于蔬菜的花期娇嫩,一旦受害,则多数会出现落花落果或畸形花果,因此尽早采取预防措施是发生倒春寒时保花保果的关键。建议:

 

  首先,在常发生倒春寒的时间段内及时关注天气预报,以便及早采取预防措施。并注意在变温天气之前,最好在大棚内不要浇水,以防低温高湿导致各种病害的流行蔓延。

 

  其次,遭遇倒春寒时需要增加保温措施,这就需要多膜覆盖,因此,棚内保温膜勿早撤除。最近几天,天气明显好转,气温回升很快。随着气温升高,很多菜农已将棚内的保温膜(二膜、三膜等)早早地撤除了。提醒菜农朋友,由于3月下旬末到4月上旬常会发生倒春寒,那时外界温度常会降到0℃左右,棚内的温度也会随之降低。突然降温幅度太大,常对棚内蔬菜生长产生不利影响,还需要覆盖二膜等来提高棚内温度。因此暂不可将棚内保温膜撤除。若菜农怕棚温过高,可把棚内的保温膜放置在棚内两侧,这样等到发生倒春寒,棚内温度变低时,再把这些保温膜用夹子固定在棚上的钢丝上,比盲目地早撤除要好得多。

 

  • 关键词搜索: 倒春寒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