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寒沟为什么不防寒
时间:2010-03-15 来源: 作者:
对于大棚防寒沟,大伙并不陌生,它的作用是用来阻隔棚内热量向外传导或阻隔外部土壤低温向棚内传导,以减少大棚的热量损失,提高大棚保温效果。然而,最近记者在下乡采访时,不少设置了大棚防寒沟的菜农向记者反映,他们设置的防寒沟效果并不好,不知问题出在哪里?为此,记者在做了详细调查了解后认为,造成防寒沟不防寒的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覆盖防寒沟的薄膜上有破洞。在设置防寒沟时,需要用薄膜将防寒沟内的作物秸秆包严,以避免土壤水分的渗入。然而,不少菜农在操作的过程中,采用的薄膜多是一些旧棚膜,这些旧棚膜上常有很多破洞,这样在雨雪天气里,雨水和雪水很容易从薄膜的破洞处渗入,将作物浸湿。在寒冷的天气里,防寒沟内的被浸湿的作物秸秆就会被冻成冰团,成为一个冰窖,不仅起不到保温的效果,相反,还会将防寒沟内的低温传导进大棚。
二是防寒沟上部的地势较凹。在设置完防寒沟后,一般都要求将防寒沟上面多盖些土,使此处的地势高于地面5—10厘米,这样棚上的雨水流下后就不会渗入防寒沟内。然而,防寒沟一般设置在棚前50厘米处,此处常是人管理大棚走动的通道。久而久之,经过人长期的踩踏,此处就会被踩得凹于地面,这样棚上的雨水流下后,难免会在此处滞留并渗于地下,再加上薄膜上有破洞,防寒沟内的作物被渗湿就在情理之中了。在寒冷天气里,也就失去了保温的效果。
以上两点是造成防寒沟不防寒的主要原因。找到了原因,菜农平常就要注意采取措施避免上述不利的因素发生。如发现防寒沟上面的地面被踩凹时,一定要及时用土垫高,并将此处地势整成南低北高状,同时注意设置防寒沟时一定要避免使用有破洞的薄膜以防大棚上面流下的雨水渗入沟内,降低防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