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市场网

您好 欢迎来到农资市场网!

农资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化肥

西红柿茬口各不同 管理重点有区别

时间:2010-03-05 来源:  作者:
  

        在北方棚室蔬菜生产中,西红柿种植方式多为一年一大茬或一年两茬。而今年的情况打破了常规,受去年西红柿TY的影响(有些是拔了一遍西红柿棵子后再定植的,有些则是拔出2-3遍后再定植),西红柿种植的茬口多不一样。如一年两茬种植的西红柿,现在多处在育苗阶段或定植幼苗期,也有些则处在开花结果期。而一年一大茬西红柿,现在则正处在开花结果期或生长中后期。

 

        苗期:培育壮棵。
  在寿光市稻田镇西丹河村采访时,不少大棚内的西红柿刚定植上不久,对于这个时期的西红柿,记者建议菜农朋友要提早做好准备,以培育壮棵为主。

 

  首先是小水勤浇。传统的大水漫灌式浇水,在早春地温低或黏土地上,对西红柿根系的伤害作用非常明显。一次大水过后毛细根(白根)减少、黄叶等现象经常发生。此期西红柿浇水最好要膜下浇小水,减少浇水对根系的伤害。

 

  一般来说,西红柿定植后5天左右浇缓苗水;在缓苗水后的第10-15天浇促棵水,目的是为了促棵,因为此时根系发达且已深扎,植株也即将进入开花期,浇水促棵是为了提高番茄的坐果能力。

 

  其次是及时观察植株长势,决定是否冲肥。西红柿生长期长,需肥量大,仅靠底肥难以满足其不断生长的需要。从苗期到结果前期,若蔓细叶黄长势差,就要进行冲肥,不要等到坐瓜后再冲肥,可用激抗菌苗期冲施肥,亩用20公斤,或用全水溶性肥料乐吧(20-20-20),亩用5-8公斤,促根壮棵。但要西红柿喜肥但不耐肥,追肥应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

 

  另外,及时中耕覆地膜。因为西红柿根系好气性强,定植后,及时中耕,可打破土壤板结,提高土壤透气性,促进根系生长。覆盖地膜时,只要温度适宜,可适当晚覆盖地膜,促使根系深扎,提高植株抗逆性,预防早衰。定植时若发生根系受伤时,为使根系及早恢复,可用强力生根剂1000倍加爱多收6000倍灌根。

 

        开花结果期:护花保果促转色。

  2月22日,在寿光市古城街道采访,菜农袁天堂棚内的西红柿正处在开花结果期,他正在对西红柿进行细致的管理,希望这茬西红柿能有个好收成。

 

  开花结果期,主要以保花促果为主。从这几年西红柿出口形势来看,增收的关键是提高精品果率。西红柿精品果不仅要求着色好、大小均匀、果形周正,还要求硬度高、萼片伸展。只有这样的果实才会被边贸货主相中,才能卖出高价。而提高精品果率的前提是要做好护花保果措施。

 

  首先,保护好花是关键。即合理点花,点好花。点花药使用浓度:2,4-D的使用浓度一般为10ppm—20ppm,防落素的使用浓度一般为20ppm—40ppm,高温时取浓度的低限,低温时取浓度的高限。在使用前应先进行点花试验,先点几朵正常的花,若4—5天后子房开始膨大,即表明该浓度适宜;若3天以内子房开始膨大,说明浓度过高;若一周内未见子房膨大,说明浓度过低。

 

  使用时间:点花时以花顶见黄且未完全开放或花朵呈喇叭口状时最好。并且在晴天下午点花较好,早晨点花由于植株表面结露会使药液浓度发生变化,产生药害。

 

  处理部位:用毛笔将配好的溶液轻涂在花柄或花梗上,处理时切勿将溶液洒到植株幼叶或生长点上,否则会使叶片变成条形蕨叶,生长缓慢,特别是2,4-D,最易发生药害。

 

  其次,留好果。即合理留果,留精果。留果要根据品种的特性,一定不能贪多。西红柿留果要由它本身的长势决定,并不是留果越多越好,也不是留得少了就一定会好,只有科学合理地根据西红柿棵子的长势和茬口安排,确定所留穗数及每穗所留果数才能取得西红柿的优质与高产,获得好的收益。拿菜农留六穗果来说,第一穗果往往营养供应充足,果实长得较大,但不易留果过多,留果三个为宜,从第二穗往上到第五穗各留四个果,这样既能使下部果实正常生长,又不至于影响上部果实的生长;第六穗果可以留五个,因为下部果实摘时,第六穗果正处于膨果期,这样随着棵上西红柿的减少,叶片制造的营养完全可以满足第六穗果的生长需要。

 

  再次,促转色。西红柿转色期的管理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着西红柿的色泽。若此期棚内温度调控不科学、管理方法不得当,很容易导致西红柿上色不均匀,商品性差,从而影响菜农的收益。

 

  不少菜农认为,转色期提高棚温有利于促进着色,并促其加快成熟。其实这样做弊大于利,因为植株上的西红柿是陆续成熟的,没有必要为了某一批西红柿而改变棚温,从而影响上部还处在膨大期的西红柿生长。西红柿着色的好坏取决于果实内茄红素的产生与否,实践证明,气温在19-24℃时,易形成西红柿红素,促使果实转色。若白天气温降到13-14℃或高于32℃时,西红柿红素产生受阻。因此西红柿转色期控制棚温白天在24℃左右,昼夜温差不大于12℃。

 

  还要保留适量叶片。西红柿结果期菜农经常疏除过多的叶片,有利于果实着色,但疏叶应注意有一个度,一定要保留适量的叶片。因为转色期疏叶应疏除的是病叶和植株下部的老叶、黄叶以及果实周围遮光的几片叶。其他叶片尽量不要疏除。对于处在转色期的最后一批西红柿,至少也要保留7-8片叶,有些菜农只留几片顶叶的做法是很不正确的,那样不仅不利于西红柿着色,相反还能影响西红柿的产量和品质,在生产中应注意纠正。

 

  此外,追施钾肥要适时。生产中有些菜农错误地认为:氮肥促进果实膨大,钾肥促进果实着色。因此有不少菜农会在西红柿变红后冲施大量的钾肥,这实际上是一种施肥误区。因为钾肥也促进果实膨大,而且钾肥施入土壤后被蔬菜吸收利用需要一个过程。因此,需在转色期提前使用,才能促进果实的转色。正确的做法是:钾肥应采用基肥或结果初期冲施,在果实变红后才追施钾肥不会起到好的效果。

 

        生长后期:防病防裂果。

  2月23日,在寿光市洛城街道。菜农赵则天师傅棚内种植的大红西红柿正处在了生长后期。记者在他家棚内看到,这一大茬西红柿病害已经非常严重。尤其是刚刚摘出的一筐果实,居然有一半的果实是裂果。那西红柿生长后期应如何管理呢?

 

  首先,要注意防病。西红柿到了生长后期,抗病能力降低,提醒菜农朋友除了喷用含硼叶肥或磷酸二氢钾外,还要注意提前用药防治。西红柿上常发病害主要有卵菌病害如晚疫病,真菌病害如早疫病、灰霉病、叶霉病等,细菌性病害如细菌性斑疹病、溃疡病、叶枯病及生理性病害脐腐病等。在日常管理上必须提前预防,综合施治。

 

  其次,注意防止西红柿裂果。西红柿裂果是西红柿生长后期常见的问题。裂果即果肉生长速度大于果皮生长速度,而出现的果开裂现象。生产中常见的有西红柿环裂和纵裂。环裂,即围绕果背出现一圈圈的细小横向裂口。纵裂即围绕整个果面出现细小的纵向裂口。

 

  造成西红柿裂果的原因主要四个,提醒菜农朋友要针对这四个原因,管理上及早采取措施防止西红柿裂果。

 

  一是品种特性。一般来说,果皮偏厚、耐运输的品种,环裂稍微差一些;果皮薄的品种则要严重一些。因此,选择品种很关键,要选择果皮厚、耐储运的抗性品种。

 

  二是放风不适宜。棚室昼夜温差大,果面、叶片易出现结露现象。若果面结露较多,早上突然放风,果面水分迅速蒸发,易出现菜农说的"风扫了果"的现象,表现为果面环裂。因此,一定要适时放风。很多菜农认为,西红柿的环裂与小黄瓜的皲皮相似,等果实表面的露珠消失后再放风,可有效避免。建议菜农在上午温度达27-28℃时,果面结露消退后再通风,有利于减少裂果。遇到大风天气时,要避免风直吹西红柿果实,也可有效减少裂果。

 

  三是肥水供应不均衡。西红柿点花后7-20天是果实迅速膨大期,需要进行充足的水肥供应,以提高产量。若出现旱涝不均,果实容易出现环裂现象。因此,西红柿进入膨果期后,根据棚室土壤墒情,及时追肥浇水,保证不过干过湿,不大水大肥。

 

  四是摘果过晚。果实后熟期有一个膨大的时间段,若不及时摘果,容易出现纵向的细小裂口;若摘果过晚即常说的"太熟了",则会出现从果柄处向下延伸的长裂口。所以要在果实达到商品性时及时摘除。

 

  另外,喷药浓度偏高,果实也容易出现裂果。喷药时温度偏高或喷药时间安排在中午,药液挥发快,致使果面残留的药滴浓度迅速变大,在药物的"刺激"下,果皮也容易生裂口,形成裂果。因此,喷药选择在上午九时到十一时,果面消露后。配药时按照农药的酸碱性,科学复配。不要为讲求防病全面,乱配农药,导致出现药害,而致使西红柿裂果。


  • 关键词搜索: 西红柿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