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市场网

您好 欢迎来到农资市场网!

农资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化肥

节后棚菜出问题 弄清原因再施治

时间:2010-03-01 来源:  作者:
  

  节前连续阴雨,节后天气晴好,一些菜农因忙年而疏于棚菜管理,致使棚菜生长异常现象增多,突出现象有四:一是一年一大茬蔬菜早衰现象特别明显;二是病害药害频频发生;三是刚定植的蔬菜萎蔫严重;四是处在开花期的蔬菜落花落果严重。

 

  节后,及时应对上述问题就成了摆在菜农面前的头等大事。对此,记者提醒菜农朋友,首先要弄清原因,方能有的放矢,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问题一:早衰

  春节过后,天气晴好,棚内温度迅速提高,蔬菜长势加快,但是记者在下乡采访时了解到棚菜早衰现象非常突出,严重制约了越冬蔬菜后期产量的提高,甚至有些棚菜只能拉秧倒茬。

 

  如何延缓植株衰老,提高蔬菜产量呢?记者认为应该从造成蔬菜早衰的原因入手,加强田间管理。

 

  一是调控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避免营养生长过剩而引发早衰。

  春节前,阴天多、温度低,但菜价高,于是很多菜农追求短时的高效益而过早过狠地将果实摘除卖掉,造成营养集中供应生长点,再加上春节后天气晴好,棚内温度高,植株生长旺盛,因而很多数棚室蔬菜表现出了营养生长过剩的现象,这是造成蔬菜早衰的主要原因。另外,有些菜农朋友为了促进植株快速恢复生长,在冲肥时使用了过多的氮肥,结果造成了植株徒长而早衰。

 

  对此,记者建议菜农朋友应在加强冷冻害预防的同时,更要注意夜温的控制,避免夜温过高而造成植株徒长。对于发生徒长的植株,可喷用助壮素750倍或短壮素1500倍控制旺长,促进生殖生长。

 

  二是合理浇水施肥,避免根系受伤引发早衰。

  春季气温回暖,不少菜农加大了肥水供应,结果“肥多烧根、水大伤根”造成毛细根受伤,使得植株所需的内源生长素和营养供应不足,发生黄叶,导致叶功能降低,光合产物供应不足而造成了植株的早衰。

 

  三是药害、气害引发早衰

 

  四是过量使用生长调节剂,造成激素中毒引发早衰。

  蘸花、蘸瓜是菜农朋友常用的保花保果的措施,且在低温时间,使用调节剂的量大,长期、连续使用容易造成激素积累中毒而造成植株早衰。另外,也有的菜农为防止蔬菜旺长,习惯于喷洒高浓度的多效唑、矮壮素、助壮素等进行控制。用药浓度过大,极易形成老化苗,植株生长缓慢。

 

  对此,记者建议应树立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重的管理理念,合理调节蔬菜的长势,切勿图一时之利而误了蔬菜整个生育期的高产高效。对于发生激素中毒的植株,可叶面喷施细胞分裂素600倍混加爱多收6000倍进行缓解。

 

        问题二:药害

  春节期间,记者接到几位菜农的电话,反映的都是同一个问题,那就是棚内蔬菜出药害了。不少菜农都是种菜的老把式了,对于一些常规药剂的特性都非常熟悉,为什么还会因用药不当而出现药害呢?笔者分析,主要由于以下因素造成菜农加大了用药量,从而致使蔬菜药害频频发生。

 

  一是棚内湿度大、病害易发且不易治愈,菜农在屡治不止的情况下加大了用药量。

  春节期间,大棚为保温而通风受限,因此棚内湿度较大,尤其在连阴天时棚内呈高湿状态。在这种环境下,病害易发且很难治愈,于是菜农往往加大了用药量,在晴天中午高温下,这些高浓度的药液很容易对蔬菜造成伤害,以致病没治好,反而喷坏了蔬菜。因此,冬季用药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标明的浓度配比,不要盲目加大药量。用一种药喷2—3遍后,很容易产生抗药性,加大药量也不会有很好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应交替用药,效果较好。

 

  二是蔬菜在棚内低温、寡照、高湿的情况下,常生长不良、坐果困难,菜农为提高坐果率而加大了蘸花药浓度致使蔬菜激素中毒。

  大棚蔬菜在低温、高湿、寡照的环境下常发生生长不良、开花坐果困难,落花落果现象严重。在这种情况下,菜农往往加大了点花和蘸花药的浓度,以致造成蔬菜激素中毒。经调查,激素中毒占药害发生的30%以上,应引起菜农的高度警惕。在蔬菜坐果困难时,应多在管理上下功夫:如夜间做到加厚草苫、盖好浮膜等保温措施;白天要勤擦拭棚膜,增加光照;浇水要注意适时适量,以免低温下水大伤根等等,以此来增强植株长势,提高其坐果能力。切忌为促进坐果,而盲目地提高点花药或蘸花药的浓度,以致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

 

  三是菜农在熏棚后遇到恶劣天气,不能进行足够的通风,以致有害气体在棚内积聚后熏坏蔬菜。

  从药害发生的案例来看,熏棚造成的气害也不在少数。因此,菜农在熏棚后一定要注意放风,把棚内有害气体排除干净,以防熏坏蔬菜。另外,在熏棚前一定要注意收看天气预报,以免熏棚后第二天遇到恶劣天气而拉不开棚。

 

  四是菜农为防蔬菜缺素而在喷药防病时常混加叶面肥,两者相互反应是药害频发的第四个原因。

  春节期间,棚内地温低,肥水不当很容易造成根系受伤,从而致使植株根系吸收养分的能力减弱而出现缺素症。因此,菜农在喷药时往往向药液中混加各种叶面肥,由于叶面肥中含有大量的金属离子,与农药混用时易发生化学反应,轻则降低药效,重则引起药害。为避免这种类型的药害发生,喷叶面肥时注意要单独喷施,切忌与农药混配。

 

  最后,需要提醒菜农注意的是:不论是哪种原因造成的药害,发生后要及时补救。如蔬菜出现叶片灼伤,植株萎蔫等药害症状时,应及时喷洒爱多收或细胞分裂素调节长势,也可喷洒乐吧叶肥,缓解症状。

 

        问题三:萎蔫

  2月20日,记者在寿光市西稻田村几个棚内看到不少刚定植不久的黄瓜萎蔫特别厉害,菜农们不知道是何因所致。其实这是一种生理性病害,主要是因为根系供应的水分不能满足黄瓜生长所需的水分所致。记者在稻田镇、孙家集街道几个村采访后得知,春节期间不止是刚定植后的黄瓜出现萎蔫,不少进入开花结果期的黄瓜也有发生萎蔫的。

 

  这是一种急性萎蔫现象,主要是以下三个原因引起的。一是持续阴雨天,大棚内的湿度大,造成植株徒长、根力差,长势弱,天气陡然变晴,导致蒸腾作用加剧,植株失水萎蔫;二是黄瓜进入开花结瓜期,晴天高温,放风量大,叶面蒸腾快,部分发根不良的植株开始萎缩,严重失水的则整株凋枯;三是施肥浓度过大,特别是化肥靠近黄瓜的根茎部施用,极易灼伤秧苗而造成萎蔫。

 

  了解了急性萎蔫发生的原因,应该怎样才能防止蔬菜发生急性萎蔫呢?记者建议菜农不仅要做好肥水管理,更要从培育发达的根系、健壮的植株做起。

 

  一要浇水要因苗因时。黄瓜的根系比较发达,但多集中在土壤表层。为了促进发根,避免浇水失误抑制根系群体滋生,定植水最好要浇小水或不浇。尤其是深冬季节定植的蔬菜,在蔬菜定植前最好往窝里灌水,灌水后再栽苗,不用再浇定植水;返苗水要酌情浇。土壤湿度大、遇上连阴雨天气,要少浇或不浇返苗水;进入结瓜盛期,结合追肥,随水冲肥,每10天左右浇施一次,严防一次施肥过量灼伤瓜苗;浇水宜在晴天早晨或傍晚温度低的时候进行,避免高温时段浇水,伤害根系的正常生长发育,还要小水勤浇,不能大水漫灌,避免田间积水而沤根。

 

  二要科学施肥。黄瓜生长前期主要以发棵促根为主,氮肥的需用量较大,结瓜期磷钾肥的需用量大,因此在冲肥或追肥时一定要掌握好用肥的种类。还要增加生物菌肥的使用,这类肥料不仅可供给黄瓜生长所需要的养分,而且还有养根促棵防病的功效。另外,要注意喷施叶面肥,可喷施磷酸二氢钾、甲壳素等叶肥,以增强黄瓜抗急性萎蔫的情况。

 

  发生急性萎蔫后,首先应及时进行遮光降温,减少植株水分的蒸发,并结合喷施爱多收6000倍混加芸薹素内酯600倍调节植株的长势,补充叶片所需的水分。此后,浇水施肥时,可用生物菌肥进行冲施,以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植株的抗逆能力。

 

        问题四:落花落果

  2月21日,记者在青州市何官镇采访时,不少菜农又反映近期春季辣椒落花落果非常严重。在一菜农的辣椒棚里,记者发现他的整棚辣椒几乎没有坐住一个果。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呢?

 

  首先,植株营养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花柱的长短和果实的发育。正常情况下多为花柱高出花药的长柱花,在营养不良的情况时短柱花增多。短柱花授粉不良,落花率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时果实的肥大生长受到抑制,往往形成小果、严重时落果。

 

  其次,栽培管理措施不当。如果栽培密度过大导致通风不良,光照不充足,光合作用减弱,造成植株徒长,花发育不良,使第1、2层的花容易脱落;又如氮肥施用过多,各种养分供应不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失去平衡,会使花果因其养分不足或营养紊乱引起落花落果。

 

  再次,不利的环境条件易造成辣椒落花落果。春季这茬辣椒栽植时遇到较长时间的阴雨天,使光照不足,温度下降(低于15℃)的天气,会影响授粉及花粉管的伸长,导致落花,即使授粉,果实也发育不良,易脱落,这在阴雨天气时表现更突出。

 

  土壤干旱,水分不足,空气蒸发量大,也会抑制植株对肥水的需求,引起落花落果。而水分过多,通透性差,使根系呼吸和生长发育受阻,甚至沤根,也会引起落花落果。

 

  植株徒长是辣椒发生落花落果的主要原因,但在发生落花落果后,记者了解到有些菜农误认为是地温过低造成了落花落果,于是又采取了过度摘叶的方法增强田间透光性、提高地温的办法,结果因有机营养供应不足又加重了辣椒的落花落果。

 

  对此,记者认为应通过以下几步措施扭转落花落果的现状。一是拉大昼夜温差,将夜温控制在15℃左右,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促进花芽分化;二是叶面喷施30毫克/千克的萘乙酸混加750倍的助壮素,抑制营养生长,使其向生殖生长过渡。

 


  • 关键词搜索: 棚菜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