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市场网

您好 欢迎来到农资市场网!

农资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化肥

评析蔬菜施肥中的两大误区

时间:2010-02-22 来源:  作者:

  随着蔬菜生产专业化、标准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菜农认识到了土壤问题的重要性,希望能对问题的产生和解决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本期,我就跟大伙谈谈2009这一年中菜农在施肥中存在着的两大误区,希望对菜农有所帮助。

 

  误区之一:多施鸡粪能快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有机肥料施入土壤后向两个方向转化。一是把复杂的有机质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最终变成无机化合物,即矿质化过程;二是把有机质矿化过程形成的中间产物合成为比较复杂的化合物——— 腐殖质,即腐殖化过程。腐殖质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矿质化、分解,但其分解比较缓慢,是土壤有机质中最稳定的成分。土壤有机质的形成与腐殖化过程有关。几乎所有的土壤有机质只有通过矿化过程,才能最终为作物吸收利用。但这个过程对有机质的积累不利,有机质经过矿化过程后,转变为无机物,有机质的含量减少。鸡粪C/N比低,其矿质化过程强于腐殖化过程,不利于土壤积累有机质,这就是年年大量用鸡粪而土壤有机质并没有明显增加的原因。为了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要调节鸡粪的C/N比,作底肥时,改鸡粪为鸭粪或羊粪、稻壳与鸡粪混用。亩施混粪(鸭粪或羊粪、稻壳、鸡粪各1/3)5000-7500千克。

 

  误区之二:不施硝态氮肥

  硝态氮肥包括硝酸铵、硝酸钙等,这类肥料中的氮素以硝酸根的形式存在,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施用量极少,因为人们普遍认为施入硝态氮肥会造成蔬菜硝酸盐富集,这也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从土壤肥料学的角度上讲,所有的氮素肥料(包括硝态氮肥,铵态氮肥,酰铵态氮肥,有机肥等)施入菜田内,经转化分解后,土壤中的速效氮都是以硝态氮存在的,最终也是以硝态氮的形式被作物吸收利用。所以,硝态氮化肥不是造成蔬菜内硝酸盐含量超标的主要原因。

 

  在低温期保护地蔬菜要特别强调追施硝态氮肥。施入土壤中不论是有机态氮还是无机态氮,都需要最终转化为硝态氮。土壤转化硝态氮主要依靠微生物,而微生物活动明显受到地温影响,地温在10℃以下时,不经过两三个月的时间,非硝态氮的肥料难以被吸收利用。所以冬季追施氮肥特别强调追施硝态氮,如硝酸铵、硝酸磷钙、硝酸钾、硝酸磷肥、含硝态氮的复合肥等。但是冬季追硝态氮肥时不要单独施用,最好加入一定量的腐殖酸或黄腐酸一起随水冲施。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